两面锦旗的故事: 当遗憾遇见了理解
来源 :勐海县司法局打洛司法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7-30
2025年7月23日,对于打洛司法所和边境派出所的干警们来说,是一个带着遗憾和感动的日子。
7月21日,打洛边境派出所接到报警,当事人马某和杨某因17万余元的工程机械租赁费被拖欠,情急之下从大理开车到打洛堵住了某施工方的大门。两所干警迅速联合介入调解,经过几个小时的深入了解和耐心沟通,一条复杂的债务链浮出水面,债务源头指向失联的郭某,而郭某与标段施工方之间也存在诉讼纠纷。这不是一个现场调解就能立刻化解的难题。
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和一时难以理清的债务关系,干警们没有退缩。他们一遍遍倾听马某和杨某诉求,一遍遍解释法律关系和可能的维权途径。经过四五个小时的调解,汗水浸透了衣服,干警们的心里也沉甸甸的。他们知道眼前这两位群众的实际困难,暂时还无法得到一个圆满的解决。当晚,堵住的道路通了,当事人的情绪也暂时平复了。但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干警们心中难免萦绕着一种无力感和焦虑:“我们能做的,还是太少了。”
第二天,马某和杨某主动来到司法所寻求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地协助他们准备诉讼和财产保全材料。两人离开时悄悄留下一袋饮料表达谢意,又被所长追着退还。此事,干警们心里更多的是过意不去——事情还没解决,要怎么样才能为群众提供更多帮助?
这份未能化解纠纷的遗憾,像一块石头压在参与调解此事的干警心上。他们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却没能换来当事人最渴望的结果,这让他们感到难过和些许自责。
然而,7月23日中午,一个意想不到的温暖回应,悄然抚平了这份焦虑。马某和杨某几经周折,托人在景洪定制了两面鲜红的锦旗,专程送到了打洛。当锦旗展开的那一刻,干警们愣住了。
“虽然我们的纠纷还没解决,但你们为我们的事花了那么多时间,费了那么多心,我们都看在眼里。连我们的一口水都没喝,这份认真负责,实在让我们感动!谢谢你们!”两人握着干警的手,话语真诚。
质朴的话,像一道光照进了干警们的心底。锦旗上金色的字,不再是压力,而是沉甸甸的、比奖励更重的认可。原来,他们的每一分努力、每一份耐心,即使暂时没能改变结果,也早已被群众真切地感受到、铭记在心里。
这一刻,所有的遗憾和焦虑,都被一种更深的感动所取代。这面锦旗,诉说的不是问题的终结,而是在解决问题的漫长道路上,那份珍贵的理解与信任。它无声地告诉每一位基层干警,即使前路艰难,结果难料,只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付出,那份不放弃的努力和真诚的关怀,本身就能赢得最深的敬意和回应。
纠纷或许尚待法律的裁决,但人心与人心之间,信任的桥梁已然在真诚的付出与温暖的回应中稳稳架起。这份在困境中依然闪耀的双向奔赴,正是基层工作最动人、也最坚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