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播+案例+民族特色”模式,构建检察宣传新格局

来源 :景洪市人民检察院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8-26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民检察院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工作实际,紧扣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切,找准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契合点,打造节点化、场景化、互动化普法矩阵通过直播+民族特色+案例模式,构建起有特色、沉浸式、多维度的检察宣传新格局

组团队打造“喃滴溜”新媒体团队

充分运用先进典型的作用,以互联网为载体,打破榜样引领的时空界限,以双语普法+文化浸润为切入点,打造喃滴溜新媒体团队。该团队聚焦社会热点话题和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从最初的新媒体图文释法到拍摄普法短视频,再到开启双语普法手机直播、在最高检和省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下举办走进一线检察官等大型直播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普法模式,让法治飞入千家万户。


喃滴溜新媒体团队开展的《双语直播普法为检察带货》荣获2022年度两个一百全国优秀检察新媒体评选活动应用案例二十佳。《走进云南边境一线检察官》获得央视2023年度影响力法律融媒体作品,景洪市人民检察院荣获2023年度全国检察新媒体年度贡献奖。该团队打造的检察普法IP“阿飞荣获2024年度全国检察新媒体融合创新二十佳。

强谋划打破检察宣传常规“套路”

景洪市人民检察院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治已病治未病齐抓,在办好案件同时,不断更新直播模式,在总结已有基础上,直播不再仅满足于开麦出镜,而是借助第三方力量,构建起场景生动、通俗易懂的普法课堂新阵地;直播不再拘泥于静态法条,而是转变表达方式,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深植于精心准备的检察办案故事之中;直播不再止步于标准化输出,而是充分利用节假日及重要节庆的热度,将检察工作的特点与热点巧妙结合,嵌入民族、热带雨林元素,打造具有西双版纳烙印的检察文化传播模式。从能播善播,从会讲讲好,景洪检察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中升华,连续三年在西双版纳州傣历新年到来之际开展以检察力量助推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往普法+ 法治雨林 e 路同行等主题直播活动,观看流量达500+


重引导穿好“前中后”一条线实现直播“闭环”

在一场场直播中不断摸索前进,总结出穿好前中后一条线推进的直播模式。

穿对前线,确保直播主题方向准确,确保直播筹备工作准确而平稳推进。穿活中线,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畅谈检察履职,以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讲好检察故事,让民族文化和法治文化在指尖相融。穿好后线,针对网友提出的法律咨询、案例解读等疑问,由负责相关业务条线的检察官进行专业解答,以指尖普法+温度服务确保直播工作顺利收尾,让严肃的法律知识变得可感、可触、有温度,极大地提高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与渗透力。

巧借力扩大检察新媒体直播平台“朋友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了提供老百姓爱看、接地气的检察宣传产品外,通过与其他媒体平台联动,沟通协作,巧借外力进行深度宣传,将现代多样化的宣传形式融入检察宣传工作中,不断扩大检察宣传的覆盖面及影响力。通过积极向省委政法委、州委政法委、省人民检察院报送直播方案,争取指导;同时联系西双版纳发布、景洪发布、勐腊发布、勐海发布等多个州内受众较多的新媒体平台,争取支持。直播不仅是西双版纳检察机关两级四院的联动,也是全州各新媒体平台联合开展的普法直播,进一步扩大了全州普法新媒体矩阵,扩宽了西双版纳检察机关的朋友圈


镜头架起云端桥梁,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案例。截至目前,景洪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普法直播48场次,时长7200分钟,累计流量2000+。未来,该院将坚持以五力评价体系为抓手(品牌影响力、业务融合力、创新驱动力、传播穿透力、可持续发展力),不断释放品牌效能,让法治之声更持久、更入心,为边疆法治建设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