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西双版纳州公安局发布《关于诈骗分子冒充西双版纳州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的通告》

来源 :转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10-30

关于诈骗分子冒充西双版纳州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的通告

近期,西双版纳州公安局反诈分中心在工作中发现,不法分子利用我州疫情防控工作,编出各种理由对广大市民实施诈骗,我州已有多起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的情况发生,请广大群众加强防范,避免被骗。

 

一、鉴别流调和诈骗

方法1:

1)流调电话都是本地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固话号码或手机号码,号码的归属地应与流调单位相符。

2)流调电话均能回拨,但流调电话长期忙音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如是本地固话可拨打114进一步甄别,如是手机可发送短信进行沟通。

3)流调电话一定不会是“00”“+”开头的境外电话。

 

方法2:

1)流调电话会询问您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 行程及同住、同行等密切接触人员的情况。

2)流调电话可能会让你添加流调工作人员微信,询问您的行程及密接人员情况,但绝不会让您下载任何APP,开启屏幕共享等功能。

 

二、流调诈骗的主要套路

1)以核酸检测结果有异常,可能已感染新冠病毒为由,售卖“特效药”。

2)以涉嫌故意隐瞒风险区行程为由,并用采取强制措施及冻结资产为威胁,要求提供个人资产信息。

3)以短信形式提示前往某地进行核酸采样,并要求填写信息。

4)冒充快递公司,称包裹有阳性,需销毁,要求填写信息进行理赔。

 

三、除了上述的诈骗手段外,以下涉疫诈骗也必须高度警惕:

1)“涉疫排查”类诈骗。骗子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谎称要进行线上排查疫情,要求受害人提供身份证号码、绑定了支付宝或微信的银行卡号,以及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再通过一定手段,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资金。

防骗提醒: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绝对不会收集市民的银行卡号、网银账户,支付密码和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如果有人向你索要这些信息,他们一定是骗子。

2)“流调异常”类诈骗。骗子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的行程和近期接触的人群有异常,必须接受调查,否则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随后,骗子会将电话转接至所谓的“公安局”,一番诱导之后,要求受害人按照提示进入网站填写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乃至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说是要清查资金才能洗清嫌疑,如果受害人配合,就被骗了。

防骗提醒:公安机关绝对不会在线上办案,更不会在网上要求涉案人员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隐私信息。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对方一定是骗子。

3)“虚假密接”类诈骗。骗子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是“密切接触者”,向受害人发送所谓的“自查程序”链接,要求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和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从而达到盗取受害人财产的目的。

防骗提醒:不明链接不要点!不明软件不要装!

4)“核酸结果查询群”类诈骗。骗子通过各种手段收集到公民的个人信息,伪装成“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受害人为好友,再将受害人拉入所谓的“核酸结果查询群”从而进一步的对受害人进行诈骗。

防骗提醒: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不会邀请群众进入所谓的“核酸结果查询群”,所有核酸结果均会在云南健康码小程序内显示,没有所谓可以提前查询核酸结果的微信群。

 

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链接:http://www.12337.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