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摆普法两相逢,边逛边学趣味浓
来源 :景洪市景哈乡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4-03
当赶摆的“烟火气”遇见法律法规的“滋润”,会擦出怎样的火花?3月30日,为加强全民普法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景哈哈尼族乡边防和平安法治办联合多部门,在“嘎纳满"集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宣传活动。
“农产品+普法”--多元普法
“卖蜂蜜,买蜂蜜送普法礼包,还有免费的法律咨询,不买蜂蜜不打紧,法律知识要了解。”走到普法小摊前,一场以蜂蜜为载体、融合趣味普法的活动正在火热开展,让群众在“蜜”中感受法治的温度。志愿者向来往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详细讲解了国家安全、拒绝家庭暴力、远离毒品、反对邪教、反走私、帮助偷越国(边)境的危害以及相关法律知识,吸引了许多群众前来“围观”。
“分层分众”--精准普法
另一边,普法小队走进赶摆街,向不同群体精准普法。“有同学推了你一下,却说这是和你交朋友的方式,能不能信?”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引导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人说工资高,包吃还包住,不需要学历,一个月三四万,能不能信?”针对中年和青壮年群体,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非法集资、禁毒、反走私、偷越国(边)境等法律知识。“有人想高价租用你的银行卡,能不能给?”“以赠送礼品为由,借用我们的身份证办电话卡可以吗?”
“咪涛,你看”,工作人员指着手册说道,“目前违法分子采取诈骗的常见方式通常是电话、短信、微信,当我们听到或看到转账、保证金、冻结等字眼的时候就需要仔细辨别该信息的真伪。”针对老年人,工作人员通过真实案例梳理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的最新特点,讲解如何识破电信诈骗招数和预防方法等常识,并帮助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而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法治意识。“你们讲得很明白,有的不法分子盯上了我们老年人,听了你们的讲解,往后一定会增强警惕意识,守住自己的‘钱袋子’”,一位听完普法宣传的老年人向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这种“分层+分众”式普法不仅提高了不同年龄段群众对法律知识的兴趣还更容易让群众接受,使普法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此次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50份、宣传布袋150个、受益群众120人,回答群众法律咨询2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