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作者 :彭松 来源 :西双版纳州司法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4-05-30
观看了电影《杨善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杨善洲的事迹,使我常常想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文章《松树的风格》。“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这也是杨善洲的风格。
两个悬殊的数字:一生积蓄9600元,林场价值3亿元。难以相信一个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厅级干部一生的积蓄只有区区9600元?这还不及一个才参加工作公务员一年的工资。而杨善洲亲手建设的大亮山林场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多元。如果按比例分成,杨善洲完全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将这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移交给了林业局。杨善洲是傻瓜吗?带着疑问,我不停的在电影内外寻找答案。“为后代人绿化荒山对当地人民群众有利,我是在兑现许给老百姓的承诺”。这就是杨善洲的答案,只要是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就会鞠躬尽瘁地去做,为老百姓践诺。
两组不同的画面:对家庭而言,杨善洲是“公家人”,工资用在“公家”上,一心扑在工作上,就连女儿的婚礼也没空参加。对素不相识的老百姓而言,衣着寒酸的“杨老倌”是他们的贴心人、父母官。杨善洲的家庭不需要他照顾吗?他的老伴、长女一直生活在农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他的工资、奖金却无偿支援给了别人。“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杨善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电影精心撷取了他打造滇西粮仓、严格要求子女、推荐贤才、退休后不享清福创办林场、拉关系帮林场职工解决问题等一个个鲜活事例,配上老戏骨李雪健入木三分的表演,将杨善洲“为民务实清廉”的一生呈现在观众面前。相比较现在极个别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不停地捞房子、票子,最终把自己捞进监狱、走上刑场,为人民服务成了一句空话。
我不停的被电影中杨善洲的一个个细节感动着,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这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共产党员。“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杨善洲就是这样一棵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的松树, 他的事迹在今天浮燥、急功近利的社会难能可贵,令人感动,也引起我了深深的思考。作为一名强戒工作民警,主要任务是管理教育吸毒劳教人员。这份工作虽然光荣,但其中的艰辛自不言说。尤其遇到抗拒教育矫治的强戒人员,也曾起过打骂体罚、甩手不干的念头。时间长了难免厌倦,也想过改行、下海。然而看到强戒人员家属信任、期盼的目光,看到不断教育感化后转变的崭新面孔,听到解除强戒人员能够自食其力、健康的生活,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节日祝福,会觉得这份工作有意义,付出有所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能象杨善洲那样光耀山川,却可以学习他永不褪色的坚守。
雪松是杨善洲生前最爱的树种。电影结尾,杨善洲下林场前,特地到雪松林中,向亲手栽大的树苗告别,他已垂垂老矣,而那些树林郁郁葱葱,风华正茂,护卫着他深爱的家乡。临终前,他叮嘱家人,死后部分骨灰要撒在林场的雪松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杨善洲虽已逝去,但他如不老青松永远辉映着高洁的光芒,长久,长久激励着我们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