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哥的“工匠精神”

作者 :李宗英 来源 :景洪市公安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7-10-25

  老白哥,全名白坤宏1986年入伍参军,1993年进入公安队伍,从警24年。在这24年的警色岁月里,他用自己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诠释着作为一名户籍民警的“工匠精神”。

他是岗位好标杆

工作交给他,民警服气,领导放心。

老白哥在工作上一以贯之的认真,在景洪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是有目共睹的。无论大事、小事,他都能一丝不苟地完成。

    老白哥从事的户籍、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与群众联系最密切,为人民服务最直接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公安民警在群众当中的形象。正因为如此,老白哥始终用“工匠精神”的内涵来严格要求自己。当问起他为什么能坚持用这样耐心、认真、细致的态度工作这么多年时,他说:“很多年前,我以一个群众的身份去办户口,由于一个字的书写习惯问题,我跑了很多次才把户口的手续办完,当时我的内心感慨很多。心想如果我来办户口,我一定会尽我所能把事情做细、做周全,尽量减少群众办事来回跑的次数,让群众办事顺心、开心和放心。所以,常换位思考,才能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才能真正做到服务群众。”

2009年6月,全国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此项工作对公安机关来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老白哥作为户籍、人口管理工作的“老将”,他勇挑重担,积极参与了人口普查的培训、指导、入户登记等工作。对责任辖区内的所有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员、境外人员以及无户口人员逐一询问、核对、登记户籍信息,做到每个人员的户籍信息登记准确无误。在入户登记过程中,出现了有些群众不愿意配合登记,甚至给民警“闭门羹”的情况。凭着多年的群众工作经验,老白哥很快就摸到警民关系僵硬的原因所在:在群众的思想意识当中认为一旦民警进入哪家的门,就说明哪家犯事了,就会被邻里说闲话,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民警进自已的家门。

针对这种情况,他积极的与街道、社区的干部接触,了解辖区的基本情况、需要关注的问题等等;他又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下到社区里,与群众交谈,既聊群众的衣食住行、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聊家长里短、对公安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等。他凭借诚恳的态度和对群众的尊重与关怀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让群众消除了顾虑,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使得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他是同事好搭档

对于户籍、人口管理工作,他仿佛就是一个活字典,有问必答,有章可循。

无论何时见到老白哥,他都是精神抖擞的样子。虽然年长我们很多,可精神劲儿比我们还足。跟着老白哥工作,你只要看着他做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对于我们不懂的问题,他可以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跟我们讲很多遍,解释得很清楚。

    真正的荣耀不是那些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能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乐观态度。老白哥经常这样对我们说:“问题,它总有解决的办法,不要慌也不要急。”只要同事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老白哥都会主动帮助解决并提出自己合理的意见。虽然已经达到了退休的年龄,但老白哥仍然会和同事们一起挑灯夜战把工作处理妥当才下班。

2017年10月,十九大安保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着,为保证十九大会议期间社会面治安稳定,治安大队办公室灯火通明,随时紧绷着一根弦儿。始终有那么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办公室:老白哥时不时敲击着电脑键盘,眼睛死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Excel数据信息,在他身旁那摆放得整整齐齐、堆积成山的上百页人口管理档案是他日日夜夜用心整理的记录。

看到他的这股工作劲儿,作为年轻的民警,我们有什么理由说累、说不行呢?

他是贴心老大哥

老白哥常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不仅对群众要热心,对同事、对朋友、对家人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

  每到逢年过节大队安排值班时,他总是先人后己,尽可能让别人多回家休息。他是个好警察、好公仆,但却是一个不听话的“爸爸”,早就过了退休年龄,要不是女儿和家人再三催促,他一直不愿意把手中的退休报告交出去,一推再推。就算拗不过家人交了退休报告,他仍然坚持要和同事们共同坚守在十九大安全保卫战的岗位上,他把有限的精力几乎全部投入到了公安事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