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铁骨反贪情

作者 :杨承福 来源 :州检察院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7-10-11

“这个小伙子头脑灵活,好学能吃苦,是块干侦查工作的好料。”这是省检察院查办楚雄州原州长杨红卫专案组的领导对丁武全同志的评价。

己过而立之年、中等身材、两眼炯炯有神的丁武全,在与同事的交往中,常常面带微笑,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干警。自2008年从景洪市检察院调到州检察院反贪局工作以来,他敢于担当,刚正不阿,把心扑在事业上,把劲使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奋战在反贪污贿赂工作第一线,在惩治腐败工作中展示了一名男子汉的铮铮铁骨,浓缩了他对检察事业的忠诚奉献和执法为民的情怀,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并被评为“优秀侦查员”,有3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为民执法的“反贪硬汉”

作为反腐倡廉、惩恶扬善的反贪部门,肩负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任务艰巨、工作压力大,这是检察干警所公认的。到州检察院反贪局工作后,面对破获形形色色的腐败案件,丁武全深知,侦查业务是一门科学,需具有过硬的本领和过人的胆识,自己是一名新手,想要成为一名为民执法、惩治腐败、匡扶正义的反贪干警,就必须在学中干,干中学,点滴积累侦查实践经验,锻炼自己的“智”和“勇”。

他给自己订了一个计划,即三个月打基础、半年进入角色、一年争取主办案件的目标。为尽快实现自己的崇高追求,他从制作每一份讯问笔录、审查好每一份证据材料做起,在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中探索侦破案件工作的方法与技巧,较短时间内就成为办案骨干,用行动追逐着理想。他常说:“反贪干警就要像猎人一样敏锐地捕捉战机,用胆识与谋略与腐败分子周旋。”他不只这样说,在办案中从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注重从细微末节之处发现端倪,查找突破口,以快制胜,严厉打击贪污贿赂分子。从事反贪工作6年多来,他共参与侦查办理各类贪污贿赂案件52件,其中主办县处级干部要案大案11件、协办9件,协助抓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名,用反腐成效擦亮胸前的检徽,被大家称为“反贪战线上的硬汉”

关键时候用得上,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反贪干警的必备素质。丁武全始终这样想,也是这样实践。2011年9月,云南省检察院在全省反贪系统内抽调侦查骨干参与办理原楚雄州州长杨红卫受贿案,当院领导决定派丁武全参加专案组时,他儿子才刚出生不满两个月,临危受命,他二话不说,打起行装就出征,一去就是两个多月。在此期间,他先后赴省内外调取证据10余次,累计加班20余个工作日,完成笔录、侦查终结报告、起诉书等材料40多份,为该案的顺利侦破立下了功劳,受到省院领导和专案组的充分肯定。

有办案才有作为,有作为方能有地位。2012年8月,丁武全通过参加竞争上岗后,担任了州检察院反贪局侦查科科长。面对职务、级别不高,工作难度大、办案责任重的岗位,丁武全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把压力变动力,将打击的锋芒对准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的案件,并注重深挖,查办窝案串案。如在办理勐腊县热作总公司经理高某某、副经理兼基地负责人郑某某贪污案件中,他顺藤摸瓜,及时组织三个县、市院反贪干警,挖出了私套中央财政天然橡胶良种补贴资金的窝案串案,共立案侦查贪污案件13件14人,涉案人员达40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50多万元,扩大了办案的规模和影响,震慑了犯罪,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得到了省检察院的高度重视,并以《西双版纳州检察机关反贪部门查处一批破坏国家惠农政策实施的窝案串案》为题,转发了该类案件的办案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反贪局获得全省检察机关办理大案要案第三名,这也是州检察院首次进入全省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前列,凝聚着丁武全的辛勤和汗水。

敢于担当的“铁面包公”

职务犯罪嫌疑人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从事办理反贪案件的人都知道,工作成绩越大,得罪的人就越多,办一件案让一些人记恨一辈子,甚至遇到过恐吓。为此,他常常与同志们说:“作为检察官,我们每年都把那么多有地位的人送上审判席,被人记恨很正常,不让人记恨才是不正常的。”

尽管丁武全不是土生土长的西双版纳本地人,但通过到西双版纳工作并娶妻生子后,他在“第二故乡”也有一些亲朋好友,办案中免不了有人说情,但他总是以浩然正气自觉抵御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及诱惑,坚持做到无私无畏、秉公执法,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凡遇到查办大案要案,他总是主动请缨,始终带头冲在第一线;当遇到为案子打招呼要求开脱时,他坚持请吃不到,说情无效,再熟的人也不给面子,被大家称为“铁面包公”。其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在州检察院是出了名的热心人,也是一个憎爱分明、疾恶如仇的人。

近年来,他先后主办了州地方一税务局副局长李某某收受贿赂19.6万元案、某县水务局局长收受贿赂16万余元案、州级某局局长收受贿赂9万元案……这些案件刚立案,各方的压力就接踵而至,在匡正祛邪与送人情之间,丁武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他常对领导和同志们说:“我是上门姑爷,在当地没有同学,熟人又少,得罪人的事我来干,为了公家事我不怕结私仇。”几年来,他所办理的案件,被告人都分别被追究刑事责任,以“铁肩担道义,利剑除邪恶”的执法追求,将一个个腐败分子绳之以法,用忠诚和胆识捍卫法律的尊严。

而每一起案件所办理的艰辛和付出,他总是悄悄埋藏在心里,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无数个日夜熬红了眼睛的他,忘记了疲劳;连续加班时间最长的他,忘记了家人;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的他,忘记了人情世故。但唯一不能忘记的是职责与使命,不敢怠慢的是案件的每一个细节。他知道,办案质量是反贪工作的生命线,案件没有草稿,篇篇都是正文,必须慎之慎,容不得半点马虎。为把每个案件都办成铁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考验,他始终坚持为基层院干警带好头,一心沉在办案点充实完善证据。担任科长以来,他累计加班长达四个多月,虽在加班加点中透支着健康、透支着生命,但用激情和执着铸就了反贪事业的辉煌。

心淡如水的“清白人生”

“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短,受人钱财必为人消灾。”丁武全深暗这个道理。为了执好法、办好案,服务好发展大局,履行好一名“反贪战土”的神圣使命,担任侦查科科长后,他与家人约法三章:不得谈论与案件有关的话题;不得参与案件有关的活动;不得收受他人任何礼物。

有的人曾好心劝他,院领导又没有给你下办案“硬指标”,只要针过得去线过得去,案件能定罪就行,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用一根筋去较真。面对好言相劝,他总是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作为一名检察官,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良心来说话。”正因为这种办案“一条筋”的性格,丁武全奋战在反贪事业的6年多时间里,得罪了一些亲戚、朋友,甚至身边的同事。对此,他不以为然,因为他心淡如水。

  与丁武全闲聊时,总会聊到这样一个话题:“反贪工作是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你何苦呢?”但他总是回答得很诙谐:“别人不喜欢做的工作,我才会做出成绩来,何况反贪工作需要有人去做。”看似一句调侃的语气,却道出了丁武全同志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对反贪事业的执着。虽没有鲜花,却散发出公平与正义的芬芳!

  反贪事业的特殊性,让他的每一天过得都不平淡。对丁武全来说,工作上的苦,细细咀嚼还能咽下;生活上的苦,有着妻子和老人的理解支持,也能扛着;可最让他感到难受的,是周围人对他的不理解。但他从来没有因为抹不开情面而纵容犯罪,当人之常情与办案原则发生冲突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原则,因为他牢记“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这个常理。他坚信,既然选择了这一“得罪人”的事业,就要坚持检察职业道德底线,遵守法律红线,做到不为情所动、不为权所惧、不为财所诱。“打铁先要自身硬,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丁武全如是说。

  纵观州检察院反贪局近年来所办理的大、要案,丁武全都能信口道来,就好像他自己加工的产品一样,每一道关键的工序都有他的烙印,因为这其中凝聚了他太多的心血。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几年间,丁武全凭借着年轻人的毅力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在反贪战线上留下一串串闪亮的足迹,诠释了一名检察官“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不变情怀。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反贪事业,生命之歌因胸前那枚庄严的检徽而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