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公安局出入境服务“四五六”工作法提升工作效率
作者 :车清 来源 :景洪市政法委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7-05-12
景洪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积极深化“放管服”工作,以“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理念,创新管理服务措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优化四个硬件设施 打造一流办证平台
改造功能齐全的服务大厅。按照“外部标识统一、内部设置规范、体现人性服务”的标准和“人性化服务,零距离接触”的理念,规范建设窗口服务大厅,设置醒目规范的外观标识,设置公示栏、复印室、接待室,添置饮水机、休息桌椅等便民服务设施。
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在办证区、服务区安装了16个电子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和纠正窗口服务中存在工作不足。
增设引导服务平台。在大厅设置“引导服务台”,主动为群众提供各类咨询、求助、来访、办证便利条件。
增加窗口警力及办公设备。新增加5名民警到大队工作,同时,为能顺利启用新的“全国公安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新增了20台电脑,并组织民警认真开展新系统使用培训,预计五月中旬将在大厅正式投入使用。
完善五项工作制度 创建一流窗口队伍
完善优化服务制度。根据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了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绩效考核制、失职追究制等多项岗位制度建设,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优服务,并将制度落实到位,禁止发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情况。
完善警务公开制度。及时更新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工作时限、咨询电话等有关事项,使申请人通过警务公开宣传墙或公安网站便可即时查询。
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在办证大厅放置了标明民警姓名、警号、照片的监督牌,公布了查询、咨询、监督电话;邀请广大群众、社会各届人士作为监督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开展电话短信回访,第一时间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找出在接待工作中存在的“短板”,进一步完善窗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机制。
完善廉政监督制度。每周组织一次队列会,认真交流讨论民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了解民警学习、工作、思想情况。
完善学习教育制度。定期组织窗口民警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采取评先选优制度,每月评选出当月的服务之星,力争窗口民警形成你追我赶,互相争先的良好风气。
推出六项惠民措施 创新一流创新平台
推行延时服务。对于下午临近或者到达下班时间仍有申请人在等候办理因私出境业务,在申请材料完备、齐全情况下,启动延时服务机制,为当日所有申请人办结相关业务。
推行365天服务。出入境接待大厅接待窗口全年365天,全天候为群众办理边境旅游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节假日安排值班组为旅游团队提供服务,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出境游证件制作完毕,确保游客能按时、顺利出行。
推行错时服务。周一至周五除正常上班的人员(指上午8点至12点,下午15点至18点)以外,安排值班组(1名民警带1名辅警),于中午13点至下午15点值守,方便上班群体和学校师生办理出入境业务。
推行人性化服务。大厅内安装WiFi,为等候办证的群众提供免费上网,增设充电设施为群众提供免费充电,并摆放落地镜子、饮水机等,为群众享受在家的温暖。同时,大厅四台显示屏,其中两台播放办证须知和流程,方便群众熟悉办证常识;另外两台显示屏播放动画片(无声),为带孩子的办证群众解除烦恼,也让小朋友在大厅有所乐趣,不大吵大闹,影响其他办证群众。
推行定制化服务。为老人、孕妇、残疾人和外国人、旅游团队等特殊人员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主动帮助他们填写表格,带领他们办理证件;同时,为信誉良好、无违法犯罪记录的边境贸易企业开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备案绿色通道。
推行科技化服务。以“景洪警方”微信公众号为依托,打造具有景洪出入境特色的“第二服务窗口”,对外发布各类出入境资讯,及时在网上解答申请人咨询;全面建立出入境便民服务微信,按申请人、宾馆旅店、旅行社、涉外单位分类。全面开展网上预约服务,使网上预约率达到占全年办证率的10%,实现打造“服务手段信息化品牌”的目标。
2017年一季度以来,景洪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共受理申请办理居民出(国)境旅游、探亲、商务、批准6372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13288人/次,受理异地申请342份。主动电话提醒证件到期56余人/次,办理免费快递286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