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石榴花”在沧江之畔绽放
来源 :景洪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政治处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1-08-20
从勐宋茶山到东风农场,从沧江之巅到关累河畔,移民管理警察向各族群众讲述身边故事、传递党的关怀,“在边疆地区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边境村民中传播民族团结的花香”、“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几十年来,景洪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始终坚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原则,全力维护西双版纳州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以实际行动推进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
用爱播撒“石榴籽”
相互包容,共同成长,民族团结就有了“中华魂”。自转改以来,每年建军节当天,景洪港边检站都收到一份特殊的邀请函。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民族中学邀请教官民警在九月开学时为少数民族新生上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军训。
在训练场上,新训教官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磨炼孩子们“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的精神意志,在国防教育专题讲座上,教官讲述了西双版纳州傣族老州长召存信和解放军官兵解放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故事。“孩子们大多是周边寨子上来学习的,以傣族和哈尼族为主,生活习惯均有所不同。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军训让孩子们具备集体意识,尊重民族差异化。”
2021年7月,景洪港边检站执勤一队给景洪市勐腊县关累港国门小学的哈尼族小学生谢勇明送去了助学金,大大减轻了其家庭经济压力;勐宋分站民警走访傣族女孩玉应家,劝导其父亲改变传统重男轻女思想,让孩子重返上学之路;曼栋分站民警利用学生放假时间邀请孩子们前来警民之家品读著作……在民警的细心浇灌下,孩子们心中石榴花籽已慢慢发芽。
石榴果“一粒连着一粒红”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民族团结就有了“心基础”。2019年,刚从火箭军退伍的傣族小伙子岩光回家后得知曼栋分站民警经常到他家照看母亲后,毅然选择加入这支戍边辅警队伍,同年7月底,受哥哥影响,妹妹玉儿辞了医院工作,紧跟哥哥脚步加入了这支队伍。正是这支由当地少数民族组成的辅警队伍在开展群众工作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到群众家里走访,他们凭借会少数民族语言优势交流更顺畅、更方便,是拉近警民的“连心桥”;踏查边境小路时,他们熟悉环境,主动请缨劈柴开路提醒脚下安全,是巡逻工作的“主心骨”;在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讲中,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是党组织和老百姓眼中的“心上人”。在这支特别的队伍中,有48%的新辅警是受到老辅警影响加入的。
“你为什么会选择加入这支队伍?”“定时发工资、回家比较近、方便照顾爸妈……”但最后总能听到一个回复:守好边境,不光是移民管理警察的责任,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对这里情况比较熟悉,我们都愿意和自己的少数民族兄弟为维护好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尽一份自己的力。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就有了“行动力”。春节期间,勐宋分站到困难党员家里慰问,民警用相机记录了一处感动的慰问特写画面:68岁的傣族老党员岩光罕身体依然康健,精神依然矍铄,接过来赠送的春节慰问品,他和老伴表达了对党的感谢和对边检民警的新年祝福。
2021年3月初,勐宋边境地区突降暴雨,气温骤降,边境一线疫情防控点柴火告急,“这雨下的山里柴火都湿了,从外边购置还需要好几天才能到,这可怎么办?”傣族老党员岩光罕听说了这个事情后,和老伴一起将家里剩下的干木头背过来,送到执勤点上。“有你们在边境保护我们,我们很放心,就收下吧。”勐宋分站民警拿钱就要给,岩光罕指了指远处的人影。“这些人都是给你们送柴火的。”虽然这些村民叫不出名字,但是从首饰和服饰上可以判断,有哈尼族、拉祜族、傈僳族……
这些木头上有民族的烙印,放在火焰中能感受到团结的温暖。“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移民管理警察的责任与义务,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让民族团结的石榴花在澜沧江畔盛开,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