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国门村”战“疫”先锋故事
作者 :罗祖江 来源 :本站原创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0-04-08
“现在疫情形势太严峻了,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疫情,让磨憨像以前那样安宁、祥和,该干农活的干农活,做生意的做生意……”这是中老边境“国门第一村”勐腊县磨憨镇全体村民的共同心愿。正当境外疫情输入的阴霾加速来袭时,西双版纳州深入落实“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组织广大群众在边境一线打响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尚勇通道周围都是深山老林,附近非法便道、小道很多,从这里绕过口岸,接着去磨憨街上、勐腊县城就很快了,你们巡逻时要多留意一些……”磨憨村党总支部书记张卫平一边向巡逻队员介绍情况,一边在地上用小木棍画出辖区简易地图。显然,张卫平对辖区情况非常熟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3个月来,他不知道把辖区各个村寨跑了多少遍,成了辖区“活地图”。哪个方向非法便道、小道最多、最容易出现偷渡行为、从老挝走哪条道到中国最便捷,这些对他来说如数家珍。
张卫平说,他当了13年村干部,今年是最繁忙、也是压力最大的一年,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疫情防控上,完全没有时间顾及家庭和其他事。疫情爆发后,他每天都早出晚归,错过饭点、已经成为常态,有时能坐下来休息个把小时、泡杯茶水喝都成了奢侈。
安排村上工作、走村串寨、踏查边境、检查巡逻、协调物资保障、陪同上级走访调研……每天接打100余个工作电话,感觉总有忙不完的事情。
白天顶着接近40℃的高温忙里忙外,大事小事都得问、都得管,连续高负荷的工作,让张卫平消瘦了不少,以前精神、干练的他现在略显疲惫。但境外疫情输入的巨大风险,容不得他放慢脚步,唯有抓紧时间、做好防范,与病魔赛跑,才能最终取胜,这是支撑他前行的信念和动力。
过去,张卫平是带领村民种植蔬菜、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云南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现在又是组织村民抗击疫情的“急先锋”,这就是基层共产党员交出的“硬核”答卷。
问他为何能战斗不停,张卫平的回答斩钉截铁:“作为‘国门第一村’带头人,我必须坚持下来,顶住压力,经得起这次‘大考’”。
有一种陪伴,是和你一起并肩作战;有一种安全,是在危险的时候和你在一起。在英勇“逆行”的队伍中,磨憨村委会南嘎村民小组女支书玉留逢、民兵排长岩庄香夫妻俩,因“战”疫成了“战友”,手牵手同疫情作斗争。受他们的影响,加入到这场战争的村民们也越来越多。

玉留逢,长发披肩、乐观腼腆,说话时总是有些羞涩,温柔的外表实在让人难以看出她是抗疫战斗中的“铁娘子”。因疫情需要,玉留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建村小组巡防队,自己也成为唯一的女队员,组织村民、民兵在村口、边境小道、便道设卡、巡逻,努力把疫情阻击在境外,保护村民们的安全。根据任务分工,玉留逢带队巡逻公路,岩庄香带队上山巡逻,有时两个巡逻分队相遇,休息间隙夫妻俩就相互说说鼓励的话,拍拍身上的灰尘,整理整理衣服。这种恩爱有加,十分甜蜜的举动,也常常成为巡防队员们讨论、热议的开心话题。
“疫情无情人有情,妇女也顶半边天”。在非常时期,玉留逢除每天带队巡逻、驻点守卡外,还经常入户排查、宣传发动,比别人付出几倍的努力,但始终不叫苦,也从来没有叹气。村民都说,女子身体不如男,劝她不要亲自上阵,组织人、安排人去就行了,但都被一一拒绝。“我带头做好,发动群众的工作也就好做了,而且这也是我的职责”,面对村民的劝说,玉留逢都是这样解释。
在疫情防控的战场,玉留逢就像盛开的铿锵玫瑰,是英勇的巾帼女将,让人由衷地敬佩。问起这段时间累不累?玉留逢充满期待的说:“这点累不算什么,就是有些对不住在读初三的小儿子,期盼疫情早些结束,‘春天’早点到来,回归往常的生活,多陪陪小孩,也希望孩子能理解我们做父母的。”
陶永八是磨憨镇磨龙村老陶寨的苗族小伙,知道寨上要组建抗击疫情查堵组后,他第一个报名请战,现在是查堵组的骨干之一。
“最近境外疫情输入到我们国家的可能性很大,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戴上口罩”“网络上卖口罩的各种广告宣传,一定要多个提防的心眼,不要被骗了”……这是陶永八一天不知道要和村民们重复多少遍的话,但每次他都很认真耐心,他还下载动画、视频资料对老人、小孩进行辅助宣传,好让村民们都感兴趣、理解得了、便于记住。
中老边境无天然屏障,非法出入境时有发生,因为查堵组无专业防护设备和技能,有被境外非法入境人员携带病毒传染的风险。对于这些隐患和担心,陶永八说:“刚开始心里是挺紧张的,但如果人人都怕都不参加防控,那最后谁也不安全,只要我们没有胜利,我是绝不会退缩的!”
这位勇敢、坚毅的“逆风”小伙,在防控疫情工作中责任心越来越强,越战越勇、从不畏惧,在风雨中逆行前进,为村民们遮风挡雨。
参加查堵组以来,陶永八和他的“战友”们还挨家挨户走访,发放防护手册130余本,登记各类信息80余条,给过往村口的群众测量体温千余次,并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开展一系列防控工作,用年轻人的热情和拼劲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村民们用坚守和执着在边境筑起了一道道“防火墙”,也生动诠释着边境一线村民们对安宁生活的美好向往,成为了中老边境地区最靓丽的风景线。
坚信“寒冬”总会过去,村民们期待的“暖春”定会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