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文镇积极打造“法治宣传村村响”普法宣传新平台
作者 :张 强 来源 :景洪市委政法委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8-11-06
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景洪市普文镇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村村响”工程建设,实现了全镇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
一是结合基层实际,创新农村普法载体。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只有农村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普法。现在的农村有了电视、电脑,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变化,但从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来看,面向公众的大喇叭广播更切合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习惯,它可以使农民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茶余饭后、休闲时都能够及时收听和了解与自己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和政策信息。普文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局建立的“村村响”系统,在5个村 (居)委会42个村(居)民小组安装大喇叭接收终端设备,由编播室远程控制全镇村(居)民小组的大喇叭,采取录音播报、实时播报等方式将国家政策、法律知识及平安宣传相关内容直接播送到村(居)小组。普文镇的 “法治宣传村村响”工程建设探索出了一种更加适合农村实际,能够大幅度提高群众知晓率,真正实现农村普法工作全覆盖,全面推进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全新方式。
二是统一安排部署,科学规划宣传内容。为加强对“村村响”的管理,普文镇制定了《广播室管理办法》《广播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贵》《播音员岗位职责》《值班员岗位职责》《广播室终端系统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使“村村响”工程有序推进,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广播室本着“服务群众、服务大局”的方针,在突出法治宣传教育这一主题的基础上,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设计广播节目内容,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和季节合理确定播出时间,于每周二、周五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播出,节目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开设了普法宣传、平安建设、惠民政策等栏目,稿源来自镇各中心、站所,由广播室播音员编辑录制。举办播音员培训班,加强对播音员的教育培训与管理,提高节目编制能力,丰富节目内容,使节目内容更加贴近农村实际。
三是用好学法平台,提高村民法治素质。 一是丰富法治宣传方式。“村村响”广播室,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广播核心内容,开办了 “实用法律摘播”“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以案释法”“民主法治村创建”等栏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农村群众传播法律法规知识,让老百姓耳边响着法治音讯,心中装着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老百姓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二是突出宣传实效性。“以案释法”栏目专题播报本乡本土的典型案例,通过鲜活的实例教育和引导广大村民处理好邻里纠纷、土地纠纷,运用合法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一村民深有感触的说:“自从听了法治广播,才明白我们农民不仅要知法守法,更应该学会用法律来解决问题”。之前执法部门对本単位执行的法律法规,大都采用边工作、边宣传,印制明白卡、上大街、赶大集等形式进行宣传,宣传教育面较窄,自“村村响”开通后,执法部门只需将需要宣传的内容审批后交总播控室,播控室播音员编辑录制后就可播放,短时间内能够将执法部门需要宣传的法律法规及时传送到千家万户。三是切实服务好农村农民。为了提高“村村响”平台的实用性,只要是涉及老百姓需要的知识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布。例如通过“村村响”平台指导农民灭虫施药时问,用药品种和药量,有效地帮助群众搞好农业生产,减少用药成本,提高防治病虫害效率。四是打造应急工作平合。在进入春季防火和夏季汛期时节,通过“村村响”平台,及时安排部署森林防火、抗旱防汛等应急性工作,深受基层组织和基层群众的欢迎。
“村村响”平合不仅是基层政府和村委联系群众的“桥梁”,农民了解村务的“纽带”,更是政府服务农村基层群众的重要平台,对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应对农村突发事件、促进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2018年以来,普文镇共录制、播放涉农法治节目1600余期,有力推进了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