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作者 :彭 凇 来源 :景洪普法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8-06-11

6月8日,“景洪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据悉,景洪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设在景洪市民族中学,教育基地在充分利用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基础上投资49万元,面积约850平方米,由法治宣传栏、展厅、法律图书角、民族谚语长廊和模拟法庭五个部分组成。教育基地紧紧围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特点,将现代多媒体技术、民族文化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学法厅针对青少年好奇、喜欢尝试的性格特征,专门设计了一道电动答题门,答对题目方可进入下一展厅。警示厅不仅有青少年违法犯罪“以案释法”的宣传,还有14种仿真毒品和鸦片烟枪展示,通过近距离的观察使广大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毒品知识,提高禁毒防毒拒毒的意识与能力。法律图书角则摆放了《学生权益保护》《“七五”宪法知识中小学生读本》《为你的青春撑把伞》等111类153本青少版法律书籍和市级单位提供的各类普法材料。

在法治宣传内容上,围绕青少年普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为主,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宣传西双版纳州出台的15部地方性法规,加深青少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尤其在民族谚语长廊的建设上,主打“民族特色牌”,挑选了西双版纳世居的13个民族中涉及法治、道德伦理、事理的谚语进行宣传。如傣族谚语“不放夹子老虎不怕,没有法律约束人不听话”, 哈尼族谚语“不放盐巴的菜味不香,没有道德的人无人爱”, 基诺族谚语“猎狗不训练不会撵山,孩子不教育不会成才”,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青少年。在背景图案的搭配上,以当地风光、民风民俗为主,力求在法律条款相同的基础上体现不同的地方特色,让青少年在学习法律知识之余欣赏到家乡的美丽风光。一名参观的教师说,基地的普法内容贴近青少年特征,图文并茂,既不枯燥说教,又有当地民族特色,受到学生的欢迎,今后法治课堂可以设到那里。基地同时融合市民中校园内原有的省民族团结示范点、州交通警示教育基地等资源,成为一个集法律知识、道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一体的青少年综合法治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