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司法行政工作亮点纷呈
作者 :马评超 来源 :西双版纳新闻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6-12-27
强化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为切实提高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该局采取集中培训、专题授课、交流学习等方式开展专题、综合业务培训。各基层司法所对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法律法规的应用、具体际操作过程和取得的成效及经验进行面对面、点对点交流,对培训内容进行训后考试。
今年1月至11月,组织乡镇(街道)司法行政干部开展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等专题业务集中培训10余次。
实现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覆盖
为全面提升司法所整体工作水平,该局成立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根据制定出台的相关方案,大力推进全市司法局及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对司法所业务用房、维修验收情况以及标牌设置、制度上墙公示、办公设备等软件、硬件设施配备情况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摸清各司法所情况。完成了嘎洒司法所150平方米、勐旺司法所113.68平方米和景讷司法所119.88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改扩建工程,并按照相关要求为上述3个司法所合理设置“四室一站”。
截至目前,通过购买、改扩建等方式,已基本实现11个乡镇(街道)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并已建成3个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全市全面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初见成效。
开展矛盾排查 完善调解网络
全市各基层司法所运用“六心”工作法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六心”即:排查化解纠纷有责任心,化解案件时有公心,受理案件前精心准备,调查案件时用心沟通,梳理案情时细心甄别,调解案件时耐心疏导。同时,建立健全市、乡镇、村、组四级调解组织网络,把调解网络延伸至村小组,推行组、村、乡镇三级调处受理机制,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
1月至11月,全市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142个,有人民调解员1967人;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979件,调解成功931件,调解成功率为95.1% ;开展集中培训19场次,培训人数640余人次。
“543”开启法治宣传新篇
该局制定实行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季度报告制度,及时汇总掌握各单位各部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强化督促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坚持“上下齐推、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以全面推行“543”工作法(5个加强、4个突出、3个围绕)为抓手,开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篇章,让广大群众共享法治成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督促落实、加强创新力度、加强信息报送;二是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突出抓好基层农村干部学法,突出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突出“五用”工作法开展法治宣传;三是围绕“法治在线—以案释法”平台建设、围绕构建边境和谐稳定、围绕禁毒重点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精细化管理
该局积极推动社区矫正人员精细化管理,从监督管理、档案规范、审批三方面推进社区矫正网络建设。
该局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QQ工作群和微信群,及时发布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及工作要求,实现工作高效、规范化管理。根据综合评定每位矫正人员的犯罪原因、犯罪类型、改造现实表现以及再犯罪风险等多方面因素分为严管、宽管和普管三类,同时依据涉枪、涉毒等不同犯罪类型实施分类管理、因人施教。联合市禁毒委、市公安局,对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尿检。采取集中学习、个别谈话、公益劳动的方式,增强社区服刑人员法律意识。1月至11月,该局累计开展社区矫正人员集中学习和公益劳动90余场次。
新闻宣传工作“多点开花”
该局将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年度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分管领导把关审签、责任领导审批、集中统一发布的工作模式,确保信息质量;及时总结和宣传司法行政工作中的新经验、新做法、新思路。推进“互联网+司法行政”建设,利用网络、普法微信平台、报纸、网站、杂志等媒体,宣传司法行政工作业务。
1月至11月,该局稿件被《中国长安网》《云南法制报》《云南长安网》《法制与社会》《云南民族时报》《法治云南》《西双版纳报》等主流媒体登载或转载206余篇。该局还投资拍摄了两部微电影《无效的婚约》和《景洪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宣传片》。其中,《景洪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宣传片》荣获云南省司法厅首届富滇杯“法律援助在您身边”公益短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