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积极探索“家风+司法行政工作”特色亮点
来源 :西双版纳州司法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06-11
家风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是一个家庭绵绵不绝的精神传承,虽属道德与文化范畴,但在很大程度上能约束人们的行为,引导向善,与法治的功用不谋而合。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司法行政系统紧密结合边疆地区实际、民族特色,探索“家风+司法行政工作”特色亮点,保障家风教育与法治建设同行,打造具有西双版纳特色的司法行政新品牌。
抓细促常
以家风融入干部队伍教育
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融入家风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参观家风馆,让干部职工充分领略到名人家风家训背后的故事以及历史传承、修身律己、崇德向善、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积极拓展党建+家风教育的活动形式。组织职工开展“巧手插花话廉洁,百花香溢颂清风”主题党日等活动,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继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好家风引领好作风、涵养好政风。
“暖警爱警”与“家风文化”建设相互融合。从细微处入手,将培育良好家风融入组织活动,每逢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利用节日、工会慰问等契机开展家访活动,通过家访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建设以“廉”为底色的好家风,提醒严以律己,争做优良家风的实践者和推进者。
绵绵用力
以家风融入法治宣传
打造家风+法治文化阵地。以法治文化主题广场(公园、长廊)、沿边村法治文化阵地、法治文化场所示范点建设为依托,以法德文化为主题元素,围绕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孝道文化等,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注入法律法规、法治名言、法治典故、家风家训等法德元素,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多元化形式,把法德文化元素与原有的环境绿化、设施等相融合,使普法宣传更加“接地气”。
法治宣传扬家风家训。常态化组织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活动,立足在“精准”上下功夫,注重选取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与社会现象,如家庭暴力、婆媳矛盾、儿童猥亵等难点、热点问题,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广大群众法律意识,弘扬文明好家风。
送法进校园家风家训伴成长。组织开展“法治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润校园 护航青春”“送法进校园”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给学生们送上生动的法治与家风课,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素养与家风建设,提高学生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形成良好家风和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好家风凝聚出企业发展活力。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系列活动,在法治宣传的同时解读宣传良好家风家训对于个人成长与家业兴旺的重要意义,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常抓不懈
以家风维护社会稳定
巧用家风调纠纷。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调解员注重引导双方当事人从传承好本地民族团结进步家风家训的角度出发,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家风、村风、民风为调解引来“源头活水”。强调纠纷双方要以德为先、以德服人,为子孙积德行善,并要求双方本着同宗同族、和为贵的宗旨,互尊互让,共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全州以家风教育为切入点调解各类纠纷案件达千余件,调解成功率100%,为全州社会稳定做出较大贡献。
巧用家风树新生。在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过程中,将对特殊人群的警示教育方式由“硬性管理”转变为“人性感化”。通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美德,丰富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内涵,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以“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为主题的集中教育学习活动,激励大家从自身做起,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成为好家风的培育者、好家训的传承者。通过不定期走访安置帮教对象,面对面宣传家风家训,让对象了解什么是家风、什么是好家风、怎样营造好家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文明的家庭文化,回归社会再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搭建平台,激发社区矫正对象回报家人和服务社会的“诚心”。三年来,全州社区矫正对象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2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