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法院出实招 司法为民办实事
作者 :州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 :西双版纳新闻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1-03-29
自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我州法院系统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于教育整顿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解决好、办理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正的司法服务。
网上诉讼减诉累
近日,景洪市人民法院通过人民调解平台,成功调解一起跨国离婚案,最大程度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蔡某和鲍某系夫妻关系,后鲍某出国打工,双方长期分居,夫妻感情破裂。因鲍某居住于老挝万象,不方便回国,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调解员通过人民调解平台开展诉前调解。在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短短的30分钟时间,这起跨国离婚纠纷案件得以顺利化解。
我州法院系统将推进网上诉讼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积极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通过网上立案、缴费、送达等诉讼活动,采用“云解纷”“云开庭”等方式,对案件进行在线调解、在线庭审,让数据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腿,诉讼更便民。
加快办案提质效
近日,州中级人民法院速裁团队高质效调解审结一批委托合同纠纷案。某酒店管理公司与40户业主因租金问题发生纠纷,经景洪市人民法院一审后,部分酒店股东和业主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至州中级人民法院。案件进入二审环节后,因关联案件较多,由3名速裁法官分案,并组成合议庭开庭“批量”审理,组织各方进行调解。经过耐心调解,一天内各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40件系列案件圆满结案。
速裁团队的设立是州中级人民法院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使案件快慢分道、轻重分离、繁减分流,不断提高办案效率的有益尝试。速裁团队打破传统排期开庭模式,简化庭审程序,采取灵活、轻便、方便群众诉讼的方式化解纠纷,为办案装上“加速器”。1月至3月,速裁团队共受理案件275件,审结205件,调撤87件,平均审理时长30天。
专项执行护民生
3月6日,景洪市人民法院4名执行干警赴昆明,为6名农民工成功讨薪8万余元。原告李某、杜某等6人在景洪一工地为被告朱某提供劳务。工程完工后,朱某未支付相应劳务费。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优先执行,立即查控被执行人财产,但一无所获。3月初,得知被执行人出现在昆明某工地的消息后,执行干警立即驱车前往,向其释法明理并告知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被执行人当晚凑齐全部执行案款,于次日交到6名申请人手中。
全州法院系统不断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开启绿色通道,形成执行立案快、查询冻结快、案款发放快的“三快”模式,缩短执行周期,提高执行效率,及时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月至3月,全州法院系统审结涉民生执行案件75件,执行到位金额998.66万元。
巡回办案更便民
3月9日,勐海县人民法院勐遮法庭干警在勐满巡回审判点接待来访群众桑某时,了解到其与赵某因买卖合同产生纠纷,便组织司法所、调解员、村干部一同到勐满镇班倒村当事人家中现场展开调解。调解成功后,立即制作调解协议,对双方须履行的权利义务进行司法确认,大大节省了群众的诉讼成本。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州各基层人民法庭改变坐堂问案的传统审判模式,将脚步迈出去,把法庭搬到村寨中,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3月22日,勐海县人民法院2名法官到勐阿镇、勐往乡巡回审判点开展每月一次的定期巡回工作,向群众解答涉及婚姻家庭、财产保护、医疗责任、买卖借贷等民生问题。目前,在人民法庭未能辐射的区域,全州各基层人民法院都设置了巡回审判点,进行巡回开庭、案件审理,进一步畅通乡镇、村组的纠纷解决渠道。
助力扶贫暖人心
全州法院系统将教育整顿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为扶贫点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3月17日,景洪市人民法院发动全院干警认购勐养镇滞销的西红柿450公斤,尽力帮助农户渡过难关。
3月22日,勐海县人民法院负责人到挂钩扶贫点勐冈新寨,为村民上了一堂题为《加强农村党史教育、巩固基层执政根基》的专题党课,希望他们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提升村民自治,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力争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户。
3月27日,勐腊县人民法院组织11名干警前往脱贫攻坚挂钩点中山村、新山村及象朵牙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扶贫回访与帮扶”活动,同村民一起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全面清理村内及道路两侧的垃圾。同时,帮助村民了解乡村振兴政策,发动村民继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巩固完善脱贫攻坚成效,共同建设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