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司法局 | 织密公共法律服务网 为民服务更便捷
来源 :州司法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0-12-23
自2017年积极探索大调解工作机制,开展诉前委派调解工作以来,全州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解的职能作用,及时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有效促进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无缝对接、有机融合,实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统筹调解组织平台,
织密“多层次”精准过滤网。
畅通诉调渠道。制定出台了《景洪市关于推进“枫桥经验”和落实“诉调对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勐腊县人民法院 勐腊县司法局关于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等工作机制,并建立“诉调对接”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诉前调解工作迈向制度化、常态化轨道。
推动多元力量融合,
织密“宽领域”优质队伍网。
组建专家智库。在全州选聘经验丰富、知识水平较高的退休法官、司法人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专职调解员,负责诉前调解、法律咨询等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规范调解程序,提升调解技巧。把调解员培训列入年度培训的重要范畴,举办“司法行政业务培训班”,邀请法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家学者开展业务培训,实行精准化指导、专业化咨询。年内举行相关业务培训3期,培训人民调解员700余人次。此外,调解员通过“旁听法院公开庭审”“担任人民陪审员”观摹和参与案件审理,调解技能得以进一步提升。
加强资源互补共享,
织密“降成本”高效配合网。
“司”“法”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驻法院人民调解室作用,立案庭先期完成纠纷分类,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主动对已纳入诉前调解的民事纠纷进行先行调解。通过人民调解前置,实现资源共享,无缝对接。诉前调解工作开展以来,全州累计成功调解民事案件5655件,调解成功1822件,成功率32%。
创新科技引领。将参与诉前调解的人民调解员纳入“智慧人民调解·云智调系统”试点工作范围。“诉调室”调解员通过对新系统的熟练使用,快捷制作电子卷宗,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建立运行保障机制,
织密“立体化”贴心服务网。
落实以奖代补机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诉前调解工作,签订案件委派、委托调解合作协议书,按照调解成功每件案件领取100元的劳务费,极大的提高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投身诉前调解的积极性。
建立回访反馈机制。通过网上反馈、电话回访等形式对已调处案件进行回访及满意度调查,收集当事人对调解服务、办理速度、结果落实的直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