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乡“枫桥”

作者 :段勇 来源 :景洪市政法委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3-12-11

傣乡“枫桥”
——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掌村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掌村小组是一个地道的傣族村寨,全村共有村民ll7户480人,其中女性250人,劳动力358人。拥有土地面积4309.9亩,实有耕地面积l074亩,橡胶种植面积1342亩,全村收入以橡胶产业为主,种植粮食、果树为辅,村民生活水平在橡胶等支柱产业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发展,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逐年得到改善,2012年全年人均纯收入7864元,比上一年增长12%。
  “曼” 在傣语中是村寨的意思,“掌”在傣语中是大象的意思,“曼掌”意为大象栖息的寨子。在该村的历史上,勐养镇地方土司组织训练部队的基地就设在这里。在冷兵器时期,傣族地区战时的坐骑是大象,大象统一归这里负责管养,寨名就由此而来。曼掌村有着浓郁的傣族村寨特色,有着保存完好的傣族文化。当人们走进现在的曼掌村时,就会被具有民族特色的傣家建筑,窈窕的傣家少女,优美的自然环境所吸引,更为该村宁静平安和谐的气氛所感染。
  在绿树成荫的村边小道、在村口高高的菩提树下,村民们往来穿梭,勤于耕作,人群之中,你会时常看到几位老波涛(大爹)、老咪涛(大妈)在走家窜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醒村民们要注意安全,他们都穿着普通的傣家服装,是该村普通的村民,不同之处是他们每个人胸口都戴着一个特殊的徽章,上面印着“勐养镇曼掌村小组老年维稳协会”的字样,他们就是景洪市勐养镇在推进综治维稳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中创立的老年维稳协会的会员。
  两年前的曼掌村,村内环境卫生差,村民赌博、偷盗、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村民大事不犯,小事不断,成了公安派出所的常客,村内家庭、婆媳、邻里关系较差、矛盾纠纷不断,社会治安问题较为突出,一度成了勐养镇的“老大难”村寨。当地的党委政府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如何探索出一条有效管理的路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呢?他们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傣族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尊老爱幼一直是他们的美德之一,在傣族村寨中村内的大小事务总要征询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且许多老年人是“人老心不老”,大有为社会担当责任的念头。当地的党委政府决定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激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从化解矛盾纠纷、预防治安事件入手,大力开展平安和村寨建设。曼掌村这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作思路如果能够在顺利推进,在工作中啃下曼掌这块“硬骨头”,将会以点带面对其它村寨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曼掌村“老年维稳协会”由此应运而生。
  2012年9月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莫掌村老年维稳协会挂牌成立,会员选取了45-70岁的党性强,责任感强,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丰富,办事公道正派,群众威信高的老人组成,该组织自成立后。老人们一方面着手制定协会章程,协助村干部把综治维稳、村风民俗、打扫卫生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拟定对超计划生育、打架滋事等违反村规民约的当事人进行处罚的条款,邀请专业人士在村寨所有围墙上创作配有傣、汉两种文字的维稳宣传墙画70余幅;一方面将老年维稳协会的成员分组,每天坚持打扫村内的卫生,调解邻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大胆地维护村寨社会治安。每天从早到晚,老年维稳协会的执勤人员都会端坐在村口,对出入该村的外村人员进行登记;其他会员则按照要求分组巡护村寨,提醒村民防火、防盗、防邪教,讲解赌博、毒品的危害,对乱丢垃圾、乱停车辆、占道堆物的群众进行提醒和劝告。村民岩某在城里做生意,经常不回家,照顾孩子、料理生产的事全由妻子独自承担,久而久之,矛盾激化,夫妇闹离婚。到镇上办理离婚手续途中,被曼掌村傣族老年维稳协会理事长撞见。经过理事长和协会其他会员的耐心劝解,夫妻化解了矛盾,和好如初。2012年11月,村民岩燕建盖三层傣楼,希望邻居玉某让出1米宽、7米长的土地作为过道,遭到拒绝,造成已盖到二层的傣楼无法正常进行,派出所、司法、综治等部门多次调解无果。曼掌村傣族老年维稳协会知道此事后出面做通了玉某的思想工作,确保岩燕的傣楼顺利建盖。按照村寨规划,原定要砍掉村里千年古橡树建盖公厕,曼掌村傣族老年维稳协会得知后建议另选地点,保护古树,得到村干部的同意;有一村民为扩建民居打算填埋村里已有300年历史的古井,曼掌村傣族老年维稳协会的老人们听说后马上找到这位村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使这位村民心悦诚服地放弃了扩建民居的打算,确保了古井得以完好保存。由于老年维稳协会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该村小组村风民风逐步改善,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减少,为社会管理综治维稳工作注入活力。
  为认真抓好老年维稳协会的正常规范运行,曼掌村老年维稳协会规范了各项体制机制建设。一是老年维稳协会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实行每周一碰头,每月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要求联络员汇报本村小组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情况,经老年维稳协会汇总后上报。同时,制定老年维稳协会骨干成员考核管理办法,将维护稳定、创安建设作为考核重要内容。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制定老年维稳协会计划、方案,收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动态,掌握村情民意的第一手资料,及时调解、汇报各类不稳定因素,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三是严格工作纪律,带头执行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强化工作保障,老年维稳协会设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有配套的办公桌椅、实行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的活动内容、统一的档案资料管理、统一的考核办法;坚持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强化管理,保障了相关维稳人员的落实。村里自筹并向上级积极争取资金,确保经费到位、保障了维稳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进一步健全财务公开制度,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
  老年维稳协会目前有会员66名,设有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1名,体育委员1名及联防队队长1名,制定了本协会的章程、会徽及会歌。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他们邀请相关人员开展法律法规等内容的教育培训工作,让老年维稳协会能够带头学法、带头遵法、带头用法、带头普法,形成了爱岗敬业、勤于进取、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老年维稳协会带领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自编了禁毒、禁赌、交通安全等综治维稳方面的小品和歌舞,以民间传统的“章哈”说唱方式教育广大青少年要遵纪守法,热爱生命,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该村的文艺活动不当在本村内演出,而且还参加了镇上组织的“法律宣传大篷车”到其他村寨巡回演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老年维稳协会在协助基层组织管理好村内事务的同时,不忘带头发展经济,村民开发了果苗培育等经济项目,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农村经济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曼掌村小组老年维稳协会成立至今,做到小事不出村组,各类社会治安问题及纠纷得到有效解决,公安机关未接到刑事或治安案件的报警。 据统计,曼掌村傣族老年维稳协会成立一年来,共排查并参与调处各类纠纷30余起,矛盾纠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5%,许多尚处萌芽状态下的矛盾纠纷,经曼掌村傣族老年维稳协会的调解被及时消除,曼掌村也从过去的全镇治安最乱的村寨变成了治安最好的村寨。现在的曼掌村出现了“五多”、“六无”的喜人景象,即自觉为村里做好事的人多了,要求加入老年协会的人多了,勤劳致富的能手多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多了,崭新铮亮的轿车多了,无赌博,无吸毒,无邪教活动,无偷到,无酗酒滋事,无酒后驾驶机动车。同时,曼掌老年维稳协会在主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工作中,积极围绕党的方针政策抓创新,延伸工作抓内容,真正做到了“会员年龄老、思想观念新”和“服务宗旨不变,工作内涵常新”,为曼掌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成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走进现在曼掌村小组,昔日脏乱差的现象不见了,吵架打架的现象没有了,游手好闲的村民忙碌起来了,各项管理井然有序。2012年曼掌村被评定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村”,这与老年维稳协会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景洪市市长热线专门在此开通,刘俊杰市长对该村取得的长足进步给予高度评价。村小组组长岩论说,老年维稳协会真是帮了我们村干部的大忙了,以前做不了的工作,他们一出面,基本都能解决好,我们村干部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搞好村寨建设。勐养镇分管综治维稳工作的副镇长黄晟说,该老年维稳协会充分发挥了老年群体在本村德高望重、积极性高、懂政策的优势,积极能动的参与到社会综治维稳工作、促进了一方社会稳定、构建了平安和谐新农村。
  5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的做法,在今天依然充满时代内涵。如今,在西双版纳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傣家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谱写了另一篇换发蓬勃生机的“枫桥经验”,为边疆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