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清单”到“幸福答卷”:勐腊县扎松板老寨“五字诀”重塑边境村
来源 :云南日报-云新闻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10-13
紧贴着中老边境线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捧镇曼贺南村委会扎松板老寨,是一个抵边哈尼族村寨。过去,这里因地处偏远、情况复杂,跨境犯罪案件频发;如今,通过一系列扎实的整治措施,寨子面貌焕然一新,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
扎松板老寨主干道
走在扎松板老寨主干道上,远处太阳朗朗照耀、橡胶林绿意葱葱,近处垒起的小花坛生机勃勃、散养的家禽悠闲踱步,联防队伍巡防路过,时不时与村民们普法话家常,一个平安和谐、充满活力的边境小村寨铺展在记者眼前。
要知道,扎松板老寨与边境线直线距离不足2公里,全村126户575人,共有重点人员35人,脱贫户42户143人,残疾人19名,边缘户3户11人,低保户14户52人,老挝籍通婚女性共14人。情况复杂,整治起来难度可不小。
“我们的整治措施可以简单概括为‘打’出震撼,‘管’出规范,‘控’出平安,‘宣’出共识,‘帮’出活力。”扎松板老寨驻村工作队队长、勐腊县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孙杨说,通过集中清查、分级管控、联防巡护、普法教育、产业帮扶等措施,扎松板老寨治理能力实现质的提升。
驻村工作队员和联防所工作人员联合在村内开展巡逻
依托着前期摸底排查的数据,工作队首先常态化开展集中清查整治行动,重点对辖区内重点场所、交通工具、重点人员及外籍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同时为刑事、行政、吸毒等重点人员逐一建立“一人一档”档案卡,严格按照《西双版纳州帮扶人员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落实“一对一”“一对多”包保责任与走访帮扶机制。
面对绵长的边境线,还组建了“党员+村干部+网格员+村寨民兵+治安积极分子”的十户联防队伍,明确职责分工与巡防流程。自队伍开展巡防值守以来,累计巡护时长510天,覆盖本村辖区及边境一线共38公里,期间协助处置异常情况3起,显著提升辖区“见警率”与“管事率”。
“更重要的还是要转变村民们的思想观念,让他们从‘治理对象’转变为自觉守法用法的‘建设主体’。”孙杨介绍,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村民大会、普法夜校授课、巡回审判释法等多元方式,重点宣传防范跨境犯罪、反诈、禁毒、禁赌、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法规,对老人、妇女、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一对一”法治教育。
开展普法宣传
扎松板老寨大部分村民以割胶、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工作队将整治工作与乡村发展相结合,通过积极引进菌草种植项目,在村寨闲置农用地上开垦种植50亩菌草,还协调林业部门给予每亩600元的种植补助,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集中流转管护模式,推动菌草产业与生态保护、乡村旅游等业态深度融合,拓宽了村民们的增收渠道,2024年扎松板老寨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
从边境隐患点到幸福安宁乡,这场由表及里的蜕变诠释着勐腊县充分激活边境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推进重点村寨多维发展、提质增效的决心和努力。如今的扎松板老寨已成为边疆稳固、民族团结、平安和谐的生动缩影,正为更多边境村寨的振兴和发展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