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禁毒 让山寨走向幸福和谐
作者 :谢先斌 来源 :西双版纳新闻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7-01-16
毒品肆虐坝沙一组
2000年后,由于橡胶价格上涨,每家拥有几十亩橡胶树的坝沙一组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寨,村民过着幸福而富裕的生活。2004年,一些地痞流氓盯上了这个寨子,在这里开设赌场,并在赌场里提供一种叫“小红豆”的毒品麻黄素给赌博的人提神。从此,毒品在村中肆虐。
刚某就是那个时候染上毒品的。今年50有余的刚某,原来是村小组干部,也是寨子里的致富能手。那时,他在赌场里接触到麻黄素并吸食成瘾,开始挥霍人生。一天晚上,他在赌场里赌博吸毒,输了60多万元。为了还钱,他卖掉了4000棵橡胶树。吸毒后的刚某时常会出现幻觉,总觉得警察会抓他,就从自家二楼跳下两次,说是逃避警察;在家里放老鼠夹,说是对付警察。2005年到2009年,他经常在胶林里通宵达旦地跑,背着一袋石头,使劲往后扔。
像刚某一样,央某也在赌场赌输了30万元,还欠下了债。沙某染上毒品后,戒了3次,每次两年,至今也没戒掉,还在偷偷吸食,不敢见人。修某毒瘾发作时,四五天要“吃掉”1万元的海洛因或冰毒,同时,还会产生幻觉,总认为有人打他老婆的主意,要么挖隧道进来,要么从房顶上下来。有天早上,修某手拿长刀冲进客厅,将妻子的右腿刺穿。
该组现有35户169人。当年吸毒人数达到50多人,占全组人口的三分之一,几乎所有青壮年男子都在吸毒。
毒品侵蚀了这个村寨,妇女成了主要劳力,承担了割胶、收胶、拉胶等所有工作。
女子护村队成立
男人们的沦陷,让坝沙一组的妇女们惊醒。2008年底,深受毒品之害的妇女们结成一股力量,由10名家庭妇女组成“女子护村队”。队员们积极协助村干部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将吸毒必戒、贩毒必惩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对吸毒贩毒者,按照吸贩毒的情况,村民小组收取50元至1万元不等的违约金,对戒毒人员收取戒毒保证金,对吸毒屡教不改的将其土地收为集体使用。由此,村民进一步增强了预防毒品、保护家园的意识。
每天夜晚,“女子护村队”就在寨子通向胶林地的两条路上巡逻,一旦发现可疑人员进入就打电话报警。
门飘是“女子护村队”的副队长,丈夫吸毒,儿子也染上了毒品。她和队员们商量后,决定将丈夫和儿子一起送去戒毒。当年,“女子护村队”10名队员中有6人送丈夫戒毒。在2009年初,她们把寨子里吸毒的28个亲友送进了强制戒毒所。
在“女子护村队”成立的同时,嘎洒派出所立即成立了南联山禁毒工作组,以坝沙一组为重点,兼顾整个村的禁毒工作,并指导“女子护村队”、村治保组开展禁毒工作。他们广泛开展吸毒人员清理排查和固定年龄段地毯式尿检工作,最大限度核实吸毒人员底数,建立健全吸毒人员动态管理机制,实时开展收戒工作,逐步压缩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多部门联合禁毒
针对南联山吸毒问题,景洪市禁毒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不断创新和落实毒品整治措施,重点整治坝沙一组的吸毒问题。各成员单位负责人经常深入村小组调研、指导和督促禁毒工作的开展。全市公安机关团结一致,加强边境管控工作,最大限度堵住毒品流通渠道;对坝沙一组及其周边毒品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对吸毒和零星贩毒行为严厉打击;有针对性地开展禁毒打零收戒、百日会战、严打整治等禁毒攻坚专项行动。嘎洒镇安排党委委员、镇武装部部长负责坝沙一组的禁毒工作。通过组织禁毒联防队、民兵、治保人员把有吸毒嫌疑的村民送到派出所进行尿检,并把吸毒村民送到强制戒毒所戒毒。
同时,禁毒部门通过民族节日和禁毒日、法治宣传日,向村民讲解毒品基本知识、散发禁毒宣传资料、展示禁毒挂图、悬挂禁毒宣传标语,不断扩大禁毒宣传教育的覆盖面;邀请有影响力的佛教高僧、民间艺人,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开展禁毒宣传工作;修建篮球场等文化、体育、健身场所,主动宣传和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针对吸毒人员戒断难的问题,派出所民警多次深入吸毒人员家中,开展法律宣传和政策宣传工作,鼓励吸毒人员家属不抛弃、不放弃,给予吸毒人员戒断毒品的信心和勇气。为巩固坝沙一组的禁毒成果,市公安局安排公安派出所领导兼任南联山村党总支副书记,直接指导该村禁毒工作。
全民参与禁毒
去年6月,南联山村成立了以党员、村组干部、民兵为主的“禁毒联防队”,开展专项禁毒;成立“南联山民兵突击队”,突击禁毒;发挥治保队的职能作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零星贩毒、吸毒人员。3支队伍参与巡查、堵卡工作,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提供禁毒线索,并对进入村寨的陌生人询问盘查,把村里的吸毒人员扭送公安机关。
坝沙一组又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男子禁毒队”,维护村寨治安,打击贩毒吸毒人员;村民小组修改完善了《禁毒禁赌村规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