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着力打造平安法治茶乡

作者 :刘文光 许永志 来源 :西双版纳新闻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6-11-23

  近年来,勐腊县委、县政府深化对法治稳预期、固根本、利长远的认识,自觉用法治思维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把法治方式贯穿于平安建设全过程,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勐腊县各级党委政府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的领导体制,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委履行好综合协调、组织推动、督导落实的责任,推动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局面。各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领域、分系统、分行业抓好平安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健全落实领导、部门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督查督办机制,把深化平安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和责任人,切实提高执行力。

    830日,县委常委会通过《法治勐腊建设指标体系及任务分解方案》《关于健全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为做到依法决策,县委以宪法、法律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制定规范性文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制度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法文件,禁止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2016年,组织718人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意识。

    各级党委政府把依法办事作为平安建设的基本目标,坚持教育引导、典型引领、实践养成相结合,努力使政法综治干部把法治内植于心、外践于行。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责任倒查机制,防止因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引发矛盾和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敢于担当,妥善协调各种关系,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结合勐腊县和试验区实际,制定试验区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推进各级各部门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制定《勐腊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勐腊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等机制。

    面对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新旧矛盾交织叠加、各种纠纷进入高发期的严峻形势,各级党委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把平安建设更好地纳入法治轨道,确保越是复杂疑难问题,越要用法律事实分清是非,用权利义务思维分清对错,让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主张权利、确定义务。如果以牺牲法律权威为代价,求得问题一时解决,不但难以持久,还可能引发新矛盾。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县委政府按照依法治理的思路,善于从法律层面思考问题,在法律框架内研究解决办法,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法治化水平。67日,为确保县第一小学如期搬迁,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力量,依法对曼掌小学和新城幼儿园项目建设范围内的地面物进行清除,这是勐腊县委、县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的一个成功例子。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通过完善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对已经进入法律渠道的社会矛盾,严格依据事实、法律公正处理,让当事人认识到依法律按程序就能公正有效解决问题。

    勐腊县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作为平安建设的基础工程,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县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推进依法治县方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政法综治干部带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护法,带头崇尚法治、坚守法治,做依法办事的表率。把各级领导干部学法学规列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内容,2016年对全县445名乡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包括依法治县知识在内的培训。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和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优势,结合“三下乡”活动和傣族泼水节、哈尼族“嘎汤帕”、彝族“百诗佳”、瑶族盘王节等民族节庆,通过文艺汇演、小品、说唱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将法治内容纳入创建生态县城、园林县城、卫生县城、文明县城等各类创建活动中,将法治内容纳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中,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治理中的职能作用。抓住培育法治信仰、倡导契约精神、树立规则意识这个目标,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行为惩戒机制。目前,关累和勐满两个镇被评为首批信用乡镇,勐远等10个行政村被评为首批信用村。

    社会矛盾往往有一个从萌芽到成势、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检验平安建设成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能否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全县各级有关部门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进行滚动排查,做到心中有数,并逐一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化解。612日,县委政法委主持召开会议,按照《勐腊县集中开展重大不稳定问题和隐患排查化解工作方案》,组织各乡镇、农场及有关部门集中开展重大不稳定问题排查化解工作。针对排查出来的重大不稳定问题,督促协调处理,特别是对相关人员,面对面地做好思想疏导和稳控工作。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和网络监控,狠抓党代会、“两会”等特殊敏感时期和节假日安保维稳工作。坚持县级领导带班,乡镇、部门主要领导值班制度,对重点人,面对面做好思想教育和疏导稳控工作,确保了全县无人参与聚集活动和上访。坚持村(社区)日排查、乡镇(农场)周排查、县月排查,特别加强对涉及农村土地征用、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进行重点走访排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重点推动在征地拆迁、劳动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2016年上半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22起,比上年同期减少27%;调解成功698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6.7%

    司法机关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推进司法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助力平安勐腊建设。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2016年以来,未出现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现象,也未出现党政机关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情况。县人民法院全面履行审判职能,2016110月共受理各类案件1907件,审执结各类案件1396件,结案率73.2%。认真执行“大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443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办理司法救助67件,缓交诉讼费共计139086元。县人民检察院共办理批捕、受理公诉案件500726人,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109件次,追诉漏犯1人,纠正违法21件次。向相关业务部门口头提示预警19件,发送流程监控通知书两份。保障律师权益,安排律师阅卷52人次。针对侦查机关存在有案不立、漏捕或漏诉等情况,及时监督纠正。针对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存在违反程序法等情形,依法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21份。

    公共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幸福,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平安建设的晴雨表,能否有效防范、坚决遏制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案事件,是衡量和检验平安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勐腊县坚持传统做法与科技手段、专项整治与基础工作、严厉打击与严密防范、网上治理与网下管理相结合,加快建立高度协同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617日,县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当晚,新产生的县委常委班子召开第一次常委会,把《勐腊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作为会议的第一议题,勐腊县对公共安全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基础性设施是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2016年,县级财政投入2874万元,完成了高清卡口升级改造、350M数字集群系统、高清视频会议室升级改造、数字边境试点等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县城共建有视频监控摄像头104个,行政机关、大型超市、医院、学校等重点单位共安装摄像头6000多个。坚持高起点规划,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和应用,提升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水平。2016年,通过大情报平台抓获网上在逃人员8名,协助破获案件1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2名。

    把基础性平台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以每个网格小平安汇聚成全社会大平安。勐腊县在实现两个试点乡镇—勐腊镇、瑶区乡100%完成网格化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其他乡镇(农场)60%以上社区和30%以上的村、生产队实现了网格化。加强对网格化的协调联动机制、走访巡查制度等相关工作,通过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动态化服务,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全面梳理排查辖区列管人员及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知来源、明去向、掌动态。

    健全实战指挥机制,加强实战型指挥中心建设,完善扁平化指挥处置体系,确保指挥决策、力量调动、现场处置快速高效。2016年初,完成了全县派出所、交警部门报警电话接入110报警服务台工作,实现了全县统一接警工作。落实警力下沉机制,上半年有264名公安干警下沉到城区、勐捧、勐仑、磨憨4个防控片区。每天保证4个巡逻组充实到8个防控“小网格”中,特警中队充实到街面武装巡逻中。通过网络区划、屯警街面等方式,不断提高群众见警率,提高打击震慑和应急处突能力。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夯实治安巡逻员、调解员、治保会等基层基础。设立信息员、网格员,确保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手资料信息。全县共有897个群防群治组织1866人。如今,这些民兵、保安、治保员等队伍,已经成为全县重要的安防力量。

    独特的地理位置、较长的国境线,在对外开放中具有优越区位条件的同时,也给反恐防恐工作带来极大压力。为做好反恐工作,2016年初,勐腊县将100万元反恐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3次举办《反恐怖主义法》专题讲座,两次开展处置演练,并做好走访群众工作,发挥边民在守边固防中的作用。加强情报信息搜集研判,严密边境和口岸管控,加强国际警务合作,扎实做好反恐维稳工作。

    随着勐腊县从改革开放的末梢变成前沿,流动人口日益剧增,仅2016年上半年,全县在册流动人口就达到71670人。如何加强源头性服务管理,使流动人口与当地社会和谐相处,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公共安全问题的发生,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由于勐腊县大部分属于山区,流动人口主要从事服务业和种植养殖业,居住分散,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的稳定。2016年以来,在县综治委的指导下,各级各部门采取以行业管人的管理模式,按照5001比例,配备流动人口管理专职协管员,将社区民警和流动人口协管员纳入网格体系之中,与房东、企业主签订治安责任书落实监管责任。强化信息采集意识,着力提升房东、企业采集录入流动人口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

    在公共安全中,最让人揪心的是公共交通安全,最让人痛心的是安全生产事故。仅上半年,全县发生交通事故748起,死亡17人,伤333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数上升20.45%,死亡人数上升41.67%318日,云南农垦橡胶有限公司勐远制胶厂在挡墙施工过程中坍塌致7人被埋。痛定思痛,各级党委政府树立“痛点管理”思维,结合各项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不断强化路面管控、违法查处、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源头管理。上半年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6355起,办理刑事案件13起。对交通工具坚持属地管理和行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各尽其职的原则,落实好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责任。同时,以“3.18”重大安全事故为教训,督促全县生产运营企业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把治安防范与生产运营管理结合起来,健全安防责任体系。采取安全演练等形式,增强群众安防意识,提高逃生自救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平安不平安,关键看治安。为有效解决治安问题,勐腊县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并取得真正成效,上半年刑事案件比上年同期下降13.74%。针对刑事发案仍在高位运行的情况,坚持专项打击与重点整治相结合,有效遏制刑事犯罪高发的态势。对盗抢骗、黄赌毒等顽症,建立常态化打击整治机制,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对恶势力,既重拳出击、依法严惩,又摧毁其经济基础。对毒品问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工作方针。目前,勐腊县仍然保持“毒品零种植县”称号。624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勐腊县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动员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在这片边陲大地上全面打响。721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勐腊县缉枪治爆专项行动推进会。通过缉枪治爆专项行动,收缴枪支161支、子弹69199发、雷管2652枚、炸药1069公斤。同时,按照什么治安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的原则,建立滚动排查和常态整治机制,坚决消除治安盲点。“平安林区”作为平安建设的组成部分,勐腊县通过有效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发展好森林资源。与此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无传销县”创建工作,以及整治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专项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勐腊县坚持专项打击与前端管理相衔接,不断降低违法犯罪发生几率。针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等犯罪,加强执法监察,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针对“黑摩的”“黑出租”“黑摆渡”,加大源头执法力度。针对火灾事故,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安全责任,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夯实城镇社区火灾防控等基础工作,筑牢“防火墙”。2016年,开展消防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共检查单位1570家,发现火灾隐患1429处,通过责令整改、行政处罚、查封关闭等措施,实现了零伤亡。

    2016年以来,勐腊县委、县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形成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了服务群众、解决诉求、化解矛盾的水平。这些创造性探索,顺应了社会治理发展大势,对深化平安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更新观念,通过多种办法,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平安建设,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向党政主导、社会共治的社会治理体制转变,不断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勐腊县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引领同类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平安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履行好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职能,发挥好社会组织对其成员行为引导、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等构建制度化渠道。发挥好基层自治作用,夯实平安建设的根基。勐腊县高度重视网络平台和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工具建设,利用其加大对平安建设的宣传力度。新闻宣传部门坚持一手抓法定职责履行、一手抓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提升,努力营造平安共建、和谐共享的良好氛围。抓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机遇,树立主动宣传、深入宣传的理念,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方式,讲好平安故事,提高公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

    “平安不平安,最终问老乡。”2015年,勐腊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排名107位,在全州排名倒数。2016年上半年上升到37位,升幅排名全省第三。法治勐腊,是求真务实的勐腊县各级党委、政府向广大各族群众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满意答卷!平安茶乡,是团结、朴实、勤劳的勐腊父老乡亲向世界递上的一张金灿灿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