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创新“1234”工作法 重点区域社会治安综治取得新成效

作者 :刘文光 来源 :州委政法委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4-02

去年以来,我州通过不断强化组织保障,依托“平安版纳”数字平台,聚焦政法队伍建设、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基础情况摸排,分级分类抓好重点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升了重点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精准化水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建好一个平台  实现分级分类治理


2021年8月,我州围绕“应管尽管不留死角、通行高效便捷”的原则,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精准新模式,搭建了“平安版纳”数字身份认证平台。经过推广运用,多次完善及调整,实现了数字身份认证、通行证申请审批、通行证扫码查验、边境重点区域分级管理、车辆通行审批等多项功能,有效提升了全州查稽卡点通行查验管理效率。同时,对重点区域与普通区域、重点人群与普通人群实现了分级分类管控。截至目前,“平安版纳”数字身份认证平台共注册用户147.3万余人。全州数字身份证照初步建立并日趋完善,为轨迹留存、提升疫情处置及市域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聚焦“两队”建设  发动群众群防群治


为提升党管政法的实效性,我州在全省首家增加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兼任党委政法委副书记,将纪委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财政局局长增加为同级党委政法委员,推行政法委机关集群化管理机制,最大限度整合机关力量,实现“零障碍”运行。聚焦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重点区域整治中的骨干作用,建立重点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员先锋队。以党员先锋队为骨干,组建综治联防队、女子护村队、矛盾纠纷劝导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做好重点区域群众管理、教育、宣传、引导等综治工作。


开展三项排查  摸清重点区域底数


着重抓好重点区域矛盾纠纷、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等三项排查。在全州范围内选派508名工作人员组建工作专班,进驻7个乡镇、2个农场(社区)、3个街道等重点区域。组织重点区域民警及群防群治力量开展矛盾纠纷、重点人员、重点场所排查,分类分级研究化解稳控措施。在矛盾纠纷排查方面,围绕婚姻家庭纠纷、情感纠纷、邻里口角进行大排查,按照“高、中、低”三类风险,纳入州级平安家庭创建对象,推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在重点人员管理方面,采取三个层面“六个清”措施,压实村民小组(生产队)第一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人口底数清、社会关系清、现实表现清、活动轨迹清、财产收入清、交通工作清”,严格外出人员申请把关。同时,对外来人员做到“五个明”(身份明、来意明、健康明、随行人员明、行程明);在重点场所管理方面,做到“四个清”(出租房清、网约房清、娱乐场所清、烂尾楼清),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知行踪。


抓实四项机制  统筹推进乡镇治理


抓实乡镇综合治理月考核机制,制定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和强边固防工作中的3大项12小项考评指标,由州委平安办直接对全州43个乡镇(街道、农场)开展每月考核考评,在全州下发考核排名通报。抓实命案防控工作机制,针对近3年来命案发生较多的乡镇,积极探索建立“乡镇综治办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妇联干部、网格员+民族调解组织”的“4+1+1”命案防控工作机制,立足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推动形成止纷于源、息纷于调、化纷于理的基础命案防控新模式。抓实“三类重点案件”分析运用机制,由州委平安办对各乡镇辖区内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进行分析,对“三类重点案件”高发的行业领域乱象、社会治安突出的问题,通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挥行业平安建设主体责任,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抓实巡回审判机制,针对重点区域违法犯罪案件,县市人民法院建立民事法官定点负责和每月定期开展巡回审判机制。通过开展巡回审判,有效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帮助、教育、引导群众从思想根源上扭转认识不到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