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勐龙镇依托综治中心建设 筑牢社会治理防线
作者 :州委政法委、勐龙镇政府 来源 :州委政法委、勐龙镇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05-27
今年以来,景洪市勐龙镇依托综治中心建设,以四个“强化”着力筑牢社会治理防线,构建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边境管控。依托综治中心建设,实现边境地区安全稳定。一是强化一线打击,二线封控,加强对非法便道的查堵、巡逻工作。针对重点通道、便道特点规律,加大对通道、便道地段的巡逻查缉力度,继续深化边境管控工作措施,结合辖区中缅边境地区山水相连,无天然屏障,出入境便利等情况,依托景哈—勐龙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项目,积极探索“物防、人防、技防”三防一体的管控模式。二是加强打击走私源头治理。镇党委、政府着力在非法便道途经的村寨及沿线设置限高杆13处,在非法通道设立临时警务室12处,在重要路口安装监控探头,建立24小时巡逻值班制,着力技防设施建设。三是持续加大打击走私工作力度,重拳出击,持续开展联合行动和专项斗争。针对走私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深化专项整治,严密管控辖区通道、便道情况,采取集中联合行动和专项斗争等多种形式,依托信息化建设,加大打击走私力度,严厉查办各类走私案件。2018年,共查处走私案件164起,涉案价值约达769.64万元。2019年以来,已查获走私案件39起,刑事拘留15人。四是开展边境一线治安巡逻,不断强化对现行走私活动的查处和对入境走私活动的封堵力度。通过基层综治力量加强日常巡逻的方式,不断带动村寨群众自发参与进来,在边境一线形成“村村是哨所、家家是堡垒、人人是哨兵、处处有防范”的反走私工作格局,坚决把走私物品“堵在境外、查在境内”。
强化矛盾纠纷化解。依托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着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一是深入开展网格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构筑镇、村、组、网格员调解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网格化矛盾纠纷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着力加强矛盾纠纷调解制度建设,注重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构筑“大调解”工作格局。二是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把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每月22日前,定期收集当月辖区矛盾纠纷情况,整合信息、分析研判。今年以来,镇、村、组三级人民调解委员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6起,成功化解75起,化解率98.68%。
强化社会面治理。依托综治中心建设实现有效整合力量,全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是抓好治安乱点排查整治。结合物防、技防、人防等各项工作,全面深入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利用视频监控,实时监控社会稳定情况。加强出租房管理,利用网格化模式,充分动员发挥基层综治力量联合派出所对辖区内所有出租房进行全面排查掌握,全面开展三非人员的清理工作,今年以来,共遣返“三非”人员482人,有效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二是强化勐龙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建立镇综治中心、派出所民警、综治中队、综治小队等在内的群防群治队伍组成治安防控网络,全镇22支综治中队163个综治小队定期进行看家护院的巡逻排查,并加强对重点地场、复杂地段的治安巡逻,使“两抢一盗”案件不断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强化平安村寨建设。以综治中心建设为抓手,助推平安村寨建设。一是加强基层阵地建设。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阵地,组建村平安工作班子队伍,配备硬件设备。同时,配齐整合综治力量,推动村寨治安防控开展,为平安村寨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巩固“战斗堡垒工程”。并根据村民居住情况,合理设立纠纷信息员,健全三级治保调解网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党总支书记亲自抓,四委成员具体抓,村民代表和村民组长协同抓,形成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平安队伍建设。按照 “属地管理、分级防控、上下联动、综合治理”的要求,组建村级治安联防队,在各村小组选配了平安建设信息员,动态掌控全村矛盾纠纷和有倾向性的上访苗头,搭建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调解、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的工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