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警务助理 打造农村警务新模式
来源 :西双版纳手机台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05-16
“警力不足”是公安基层派出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人少事多、任务重、责任大”是公安基层派出所的常态。作为西双版纳州最“微小”的“5人制”公安派出所——勐海县公安局格朗和派出所在解决“警力不足”问题时,在乡村中找到了一条“捷径”。
格朗和哈尼族乡下辖5个村委会、76个村民小组、4631户、17236人。据格朗和派出所统计,2015年接警处警171起,发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129起;2016年接警处警177起,发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121起。对于一个仅有5名民警、6名辅警的派出所来说,他们面临的工作压力十分巨大。2016年9月就任格朗和派出所所长的桑真警官,是格朗和派出所的第九任所长,警力不足是他到任后面临的一个难题。
2017年6月,桑真所长获得了参加公安业务骨干培训的机会,培训期间一个关于乡村司法调解员的小品演出让他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党委副书记 格朗和派出所所长桑真:“我看到他们演出的小品,讲述司法调解员的故事,每个寨子设有一名司法调解员。我就想结合派出所管辖的情况,在每个寨子设立一个队员的话,是否能解决便民利民、还有出警的问题。”
经过查询,桑真发现山东警方和贵州警方都有这种做法,他们把这些设立在乡村的人员称为“警务助理”。经过商量之后,派出所决定把名称改为了“一村一警务助理”。于是,把想法及时汇报给了格朗和乡党委政府和勐海县公安局,同时开始起草工作办法、工作手册等文件。
“一村一警务助理”的想法,得到格朗和乡党委政府和勐海县公安局的大力支持。2018年1月,第一名“村警务助理”在距离格朗和乡政府最近的苏胡村产生,半个月之内,全乡78名“村警务助理”全部选录到位。
“警务助理”是国家现有警力配置暂时不足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为增强与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社区农村警务建设,特设的、配合警务人员完成各项工作的特殊岗位。“警务助理”来源于每个村寨,他们就是常年生活在村寨的村民,更加了解乡情民意,他们在“采集人口信息、化解矛盾纠纷、举报违法线索、先期处置突发事件、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难以替代的作用。
2019年1月7号,距离格朗和乡四十公里的帕宫村委会发生了一起精神病人持刀闹事的突发事件,附近各村民小组的警务助理通过“警务助理微信群”得到信息后,纷纷赶到现场,十多分钟时间就将精神病患者控制住,避免了事态恶化。
“一村一警务助理”借助手机、互联网进一步发挥“维护农村社会治安、服务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一村一警务助理”微信群和APP的建立,让格朗和派出所真正有了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民警不出门、少出门就能把村寨里的一些事情办妥、办好。
格朗和派出所自2018年2月推行“一村一警务助理”制度建设以来,出色完成了上级公安机关提出“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人口信息采集工作任务,完善了派出所最重要的人口基础信息登记录入工作。截止到2019年2月,辖区内,发生刑事案件27起,同比下降 34.1%;发生治安案件68起,同比下降29.9%。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据了解,云南省推行“乡村警务助理”工作模式的地州目前仅有两个,一个是楚雄州牟定县,一个就是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公安局格朗和派出所。格朗和派出所推行的“一村一警务助理”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但是,这是派出所对当前公安机关农村警务制度改革不可多得的一种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