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点发挥大作用 景德路消防站城区实现“五分钟”消防

作者 :李贤君 来源 :西双版纳新闻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8-12-24

西双版纳州消防支队建设的景德路消防站自今年投入执勤以来,城区实现“五分钟”消防,小站点发挥了大作用。

建设景德路消防站

随着西双版纳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消防站尤其是景洪城区的站点数量不足、现有消防站保护面积过大等情况日益突显。州消防支队为补充城区现有消防力量,缩短城市中心消防力量到场时间,实现“灭早救小”目标,按照“2+ⅹ”模式,加大辖区消防站建设力度,提升辖区消防安全整体水平。

西双版纳州消防支队老营区建于1974年,位于景洪市中心地带,是支队指战员办公、训练、生活场所。2007年,消防支队营区迁至勐海路,老营区改为接待站。支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支队党委决定充分利用资源,依托老营区建立景德路消防站,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对消防站进行了装修改造。今年1月,派出现役指战员2名、合同制消防员10名,配备水罐消防车1辆、电瓶巡逻车1辆、器材装备100余件(套),正式进驻景德路消防站,承担灭火救援任务。

“一对一”破解难题

由于受景洪城市规划遗留问题的影响,中心城区消防安全现状一直未得到有效改善,道路狭窄拥挤,春、秋开学季及上下班期间寸步难行。曼景兰、曼听等大片城中村,大型消防车无法驶入,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如果处置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州消防支队主官先后深入辖区调研,提出立足现有消防力量,发挥景德路消防站“小、快、灵”特点和区位优势,全面建立1分钟出警、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的区域联防响应机制,将其纳入统一调度和指挥。

8月13日23时52分,曼景兰1巷一出租房发生火灾。23时55分,按照调度命令,景德路消防站第一时间到达火场,立即营救被困人员,并及时控制火势蔓延。待后续救援力量到达后,对大火进行了围剿,14日凌晨1时10分许,明火被扑灭,成功营救被困群众15名;8月29日18时许,曼景兰2巷一居民在家做饭过程中,油锅起火。按照调度命令,3分钟后景德路消防站4名指战员乘坐电瓶巡逻车携带灭火器材赶到现场及时进行扑救,避免了小火酿大灾。

景德路消防站驻勤以来,先后参与灭火救援20余起,成功扑救初期火灾12起,实现了“救早、灭小”的初期火情控制目标,有效解决了灭火救援“最后一公里”难题。

“点对点”驻防巡查

景德路消防站辖区内有曼景兰、曼听等7个社区,且城中村区域较大,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个瓶颈。消防站指战员坚持每周深入辖区,联合社区相关管理人员及微型消防站人员,对4个城中村区域进行“点对点”消防巡查。重点对区域内电动车集中充电停放点、违规私拉电线、堵塞消防通道等突出问题进行巡查,充分掌握辖区及相关场所消防基本情况和消防日常管理情况,详细记录检查情况交由社区负责人签字确认,存档备查。对发现而无法当场整改的隐患问题书面报告责任区消防大队,由消防大队审核确定后,下发相应的法律文书责令整改。

今年泼水节前夕,景德路消防站指战员在曼听旧货市场巡查时,发现有租户在市场内违规使用液化气灶做饭,指战员们第一时间予以制止,并耐心向群众介绍了市场内违规使用明火的危害性,最终该租户欣然接受,立即进行了整改。6月17日,接群众反映,曼景兰1巷消防通道随时被乱停乱放的车辆堵塞,指战员第一时间到场,联合社区负责人、社区民警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清理,并设置相关标识。

驻勤以来,该站指战员先后巡查辖区社会单位(场所)1146家(次),排查整治隐患1789处,当场督促整改隐患154处,有效降低火灾潜在风险,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面对面”服务民生

为提高辖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景德路消防站每月派出宣传小分队深入辖区重点单位、社区、家庭,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培训服务。同时,景德路消防站指战员在日常巡查中,要求同步对弱势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普及,组织开展扑救初期火灾、疏散逃生演练等活动,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主动建立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微信群、QQ群2个,利用平台发布相关消防安全常识、消防部门工作信息、区域内消防工作动态、单位先进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和理念等信息200余条次,共同研讨消防工作,共享消防安全资源。

随着景德路消防站正式投入执勤战备,景洪城区消防队站部局实现了“2+3”模式(2个消防中队、3个消防执勤点),基本满足城区灭火救援要求,标志着景洪城区“五分钟消防圈”格局逐步形成,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