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春风唤不回——景洪市景哈乡禁毒工作纪实

作者 :曾崇明 来源 :西双版纳新闻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5-07-09

    每天上午7时,景洪市景哈乡曼么哈尼族村民小组的广播都会在村寨上空嘹亮响起。广播内容除各类新闻外,还固定播报《禁毒法》等法律法规,必要时播放员还会用哈尼语进行讲解。这只是景哈乡加强禁毒宣传的一个缩影。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启动以来,景哈乡围绕深入推进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的总体目标,适应禁毒工作新常态,采取禁毒工作新措施,强力推进“无毒村”建设。 
落实责任
努力争创“无毒乡镇”

   
景哈乡是边境乡,全乡有3个边境村委会、22个边境村小组。近年来,该乡部分边境村寨群众通过发展橡胶产业手头有了钱,由于法律意识淡薄,部分村民吸食毒品,个别村干部甚至党员也难以幸免。毒品导致当地社会治安混乱,刑事案件高发,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
   
为深入推进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景哈乡将禁毒工作纳入乡党委政府、各单位及各村年终考核内容。党政“一把手”履行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党政班子副职对各分管中心站所和村委会负总责,各中心站所、各村主要负责人为禁毒工作的具体责任人。严格落实禁毒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挂钩包村、包组负责制,建立村小组干部和党员包干农户禁毒机制,对本村及外地流入的吸毒人员开展调查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与50个村民小组3600余户村民签订遵守《禁毒禁赌村规民约》承诺书,提高村民禁毒意识,强化村民禁毒责任。2014年,景哈乡党委政府分别在景哈村委会曼贺暖村、莫南村委会曼么村、土鲁村委会达西利村、搭亥村委会回丙村、戈牛村委会老土鲁村、坝那村委会坝那新寨等6个村小组,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创建“无毒村”,以此推动“无毒乡镇”的创建工作。
创新方式
大力开展禁毒宣传
    景哈乡除了利用科技农业培训班和党员双培双带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外,还利用“嘎汤帕”节、“6·26”禁毒宣传日等,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在中、小学开展“流动课堂”,对师生进行禁毒知识的授课。积极与西双版纳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协调联系,组织戒毒人员走进校园现身说法。利用思想品德课、历史课、心理辅导课和班会、校会等讲授禁毒内容,提高青少年学生抵制毒品的能力。积极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横向覆盖和纵向延伸”的优势开展禁毒工作,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平台,在朋友圈开展禁毒知识宣传。
   
景哈乡还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拓宽禁毒宣传的覆盖面。曼洪村成立女子禁毒宣传队,以设摊摆点、进家入舍开导、演出等方式开展宣传。组织女子禁毒宣传队运动会,动员妇女积极参与禁毒工作。曼么村妇女自发成立“女子规劝队”,对本村两户吸毒人家的吸毒人员做好规劝工作,使其重新做人,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安抚。“嘎汤帕”节来临之际,女子归劝队队长马慧还带领12名队员挨家挨户对村里70多户农户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宣传。曼么村已从昔日的“毒品村”变成了今日的“无毒村”。景哈乡党委副书记肖明泽认为,由本村本民族的妇女上门宣传、劝诫,有时候比公安、边防派出所的民警上门宣传更起作用。通过宣传,增强了村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与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2015
528日,中央综治办、国家禁毒办调研组深入景哈乡曼么村民小组调研,对该村利用禁毒村规民约、组建规劝队加大对吸毒人员的管控,形成“村干部敢管、民兵敢抓、村规民约敢罚”的禁毒工作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重点整治
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
    近年来,景哈乡重拳出击,对吸毒现象较突出的拉沙、新勐宋、景哈、曼洪等16个村小组进行重点整治,积极开展禁毒尿检进村寨活动,并在两个村小组建立了禁毒护村队。仅2014年该乡就开展集中整治20次。
   
景哈乡制定实施《景哈哈尼族乡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奖励办法》,鼓励群众检举、揭发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全民参与禁毒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由派出所、驻村干部、村干部组成的帮教队,与吸毒人员家属密切配合,跟踪帮教社区戒毒人员和逃避尿检人员。督促容易涉毒的娱乐服务场所建立健全禁毒宣传教育、禁毒承诺问责、禁毒内部巡查、禁毒知识培训等内部防范制度。发挥“6995”一呼九应的功能,突击开展尿检和排查吸毒可疑人员,实现对吸毒人员的防控、布控和全面收戒,使吸毒、涉毒人员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