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个平台 助推平安建设——景洪农场开展平安农场建设纪实
作者 :宁云刚 来源 :景洪市政法委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5-07-09
建好“6995”网格化管理平台
该场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开展综治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展“6995”信息平台基础工作,通过三级网格召开宣传动员会议,“6995”信息平台入网登记群组数122个,移动号码录入2093个。各级网格与网格之间、网格内户与户之间建立格与格、点与点的相互联系制度,实现联防联动、信息互通,有效发挥网格化管理实效,强化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构建完善的社会面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群防群治力量,借助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建立日常管理和各项工作机制,通过以天河生产队为联系点,以点带面,逐步辐射全场各单位。在网格管理中,由网格格长坚持每日巡查、监督,及时解决场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入户走访工作,全面采集网格内单位和居民的相关信息,及时掌握各类动态信息变化,并承担政策宣传、综治维稳、防火防盗、拒赌防毒、文化娱乐、助老助残、扶贫送暖等工作。
建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平台
景洪农场管委会全面推行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为平台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新机制,实现了由“保稳定”向“创稳定”的转变,有力维护了全场大局的持续稳定。2014年底,经过2年的紧张施工,农场三个新型小区工程顺利完成。工程建设期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矛盾纠纷。作为农场的重点工程项目,这些工程涉及3个小区的800多户群众,需征地拆迁居民房屋,如果处理不慎,很容易引发矛盾纠纷。为此,景洪农场党委建立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并专门成立了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开展先期调研。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评估工作小组逐项分析,找到了几大风险点,包括拆迁补偿标准问题、拆迁建筑物和抢建问题等。随着政策的落实到位、补偿资金的及时兑现,各个风险点被一一击破,工程顺利完工。
完善党员中心联带户服务平台
景洪农场管委会在创建“党员中心联带户”活动平台过程中,深入打造党员中心联带户教育引导机制,在9个生产队党员中选出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通过党员示范,把国家政策、党的教育方针直接送到职工居民家中。党员中心联带户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为特困人员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去年全场享受低保累计1708人次,发放保障金151.70万元,享受医疗救助64人次,为参保职工退休人员办理特殊病卡301人,为外地居住的离退休人员办理医疗保险报账223人次。目前,全场共建成“党员中心户”94个,联系党员102名,联带群众215户,进一步增进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畅通信访渠道倾听群众心声平台
景洪农场管委会依托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对口管理,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按照“一个矛盾纠纷一个调处班子、一个调处方案、一名调处责任领导、一个调处期限”的要求开展工作,认真制定解决方案,落实责任人,妥善处理。2014年全场共排查影响稳定矛盾纠纷6起,召开信访矛盾纠纷联系会议7次,化解2起,其他4起属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其中3起属州级督办件,目前正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化解当中。还通过定期召开群众诉求联席会议,分类梳理,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切实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不合理的解释疏导到位。2014年农场受理群众信访诉求275次1970人次,其中群体上访34次1546人次;受理信访件63件,已办结61件,办结率96.8%。
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平台
景洪农场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入开展各项普法工作,涉及禁毒、反邪教、依法治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信访、长安杯创建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相关方面普法宣传,同时还开展了森林、河流、金融等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去年由农场综治办牵头组织或参与的规模较大的宣传活动达到6次,悬挂各类横幅32条,电子显示屏22条,展出展板72块,播放视频86次、2200余人次参与观看,制作并下发法制音频文件2个,广播宣传达300余次,粘贴发放宣传挂图1020张,粘贴标语110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各类法律读本2000余册,向新闻媒体投送新闻稿件14篇。全年组织考试2次,开展安康杯知识竞赛,组织各单位机关、居民组管理人员、承包人及农场相关部门人员参与的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普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参与人员达400余人。目前“平安农场”已经有10000多人关注。
景洪农场管委会通过五大平台的建设,在农场全方位地构成了立体平安网,极大地提升了农场平安法治建设的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为建设平安法治美丽的新农场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