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固边保稳定 多措并举促发展——景洪市实施爱民固边战略十周年综述
作者 :谢先斌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5-06-11
景洪市自2006年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以来,边境地区日益稳定,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总产值从18.87亿元增长到60.6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468元增长到10070元,分别增长了2.2倍、3.8倍,年均分别增长24.62%、34.22%。
创建有成效 边境更和谐
10年来,景洪市爱民固边战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和谐。全市各级、各部门和景洪边防大队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结合民族特色,围绕“治安稳定、辖区和谐、民生改善、基础夯实、组织有力”5项标准,扎实开展民主法治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平安村寨共建、民生保障共建、精神文明共建等活动,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边境沿线村寨基层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弱及影响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宁的突出问题。市扶贫办在爱民固边模范村扎实开展整村推进工程,积极帮助贫困村建设基础设施,扶持产业发展,引导脱贫致富;边防大队各基层单位联合有关单位扎实推进爱民固边模范学校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民族团结、禁毒防艾、反渗透反邪教宣传教育及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目前,全市创建爱民固边模范村15个,模范乡镇1个,模范学校1所,模范通道1条。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帮助解决治安难题100余个,先后有11个村民小组实现了刑事案件零发案,有8个村民小组实现了治安案件零发案,有13个村民小组实现零上访;有8个村民小组被评为文明村、有2个村民小组被评为民主法治村、有2个村民小组被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12年勐龙镇被省综治委评为“爱民固边模范乡镇”,2014年勐龙边防派出所被授予“全省拥政爱民模范单位”。
走访常态化 倾心办实事
各成员单位把走访联系群众作为摸排社情民意、掌握基层状况、为民排忧解难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深入辖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沟通,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市民宗局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为契机,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建工作相结合,扎实开展“七进”活动,广泛搭建干部与群众沟通联系平台;市民政局扎实推进双拥工作,每逢重大节日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积极帮助辖区困难群众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市边防大队每年集中开展以“熟悉群众、服务民生、化解矛盾、维护治安、管控边境”为主要内容的大走访活动,共累计走访群众23.6万余户89.1万余人次,为困难群众募集物资价值60万余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5000余件,开展抢险救灾50余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万余元。
党建固边境 基层强组织
勐龙镇党委在边境村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国旗飘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农户家家国旗飘,党员户户党旗扬,形成了“一个党员就是一个哨兵”的国门守护格局。景哈乡党委在戈牛村创建了“党总支+边境安宁和谐”的工作模式,利用戈牛村哈尼族边民与缅甸边民民族同宗、文化同源、跨境而居的实际,经常性开展爱国主义、国防知识、国防意识教育,强化边境村民的爱国意识和国防意识;组织党员、民兵主动配合边防武警在边境一线设卡巡逻,使双方边民保持正常的交往和交流,共同维护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边防大队坚持把民警兼任村官作为助推新农村建设、帮建基层组织、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结合边疆基层党建活动,按照“一村一警”标准,选派23名政治立场坚定、群众基础好、业务素质精、文化程度高的边防民警兼任模范村党支部副书记、主任助理,主动帮助村“两委”班子开拓思路,引导学习,协助完善议事规则,规范党的七项生活制度,帮助村党支部完善《村规民约》,推行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制度,有效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自开展民警兼任村官以来,23名民警村官共帮助完善村民议事制度400余项,为村党支部提出发展建议500余条,提供致富信息4000余条,先后帮助25个较弱的村级党组织实现转变。
创建有成效 边境更和谐
10年来,景洪市爱民固边战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和谐。全市各级、各部门和景洪边防大队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结合民族特色,围绕“治安稳定、辖区和谐、民生改善、基础夯实、组织有力”5项标准,扎实开展民主法治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平安村寨共建、民生保障共建、精神文明共建等活动,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边境沿线村寨基层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弱及影响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宁的突出问题。市扶贫办在爱民固边模范村扎实开展整村推进工程,积极帮助贫困村建设基础设施,扶持产业发展,引导脱贫致富;边防大队各基层单位联合有关单位扎实推进爱民固边模范学校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民族团结、禁毒防艾、反渗透反邪教宣传教育及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目前,全市创建爱民固边模范村15个,模范乡镇1个,模范学校1所,模范通道1条。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帮助解决治安难题100余个,先后有11个村民小组实现了刑事案件零发案,有8个村民小组实现了治安案件零发案,有13个村民小组实现零上访;有8个村民小组被评为文明村、有2个村民小组被评为民主法治村、有2个村民小组被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12年勐龙镇被省综治委评为“爱民固边模范乡镇”,2014年勐龙边防派出所被授予“全省拥政爱民模范单位”。
走访常态化 倾心办实事
各成员单位把走访联系群众作为摸排社情民意、掌握基层状况、为民排忧解难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深入辖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沟通,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市民宗局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为契机,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建工作相结合,扎实开展“七进”活动,广泛搭建干部与群众沟通联系平台;市民政局扎实推进双拥工作,每逢重大节日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积极帮助辖区困难群众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市边防大队每年集中开展以“熟悉群众、服务民生、化解矛盾、维护治安、管控边境”为主要内容的大走访活动,共累计走访群众23.6万余户89.1万余人次,为困难群众募集物资价值60万余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5000余件,开展抢险救灾50余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万余元。
党建固边境 基层强组织
勐龙镇党委在边境村级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国旗飘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农户家家国旗飘,党员户户党旗扬,形成了“一个党员就是一个哨兵”的国门守护格局。景哈乡党委在戈牛村创建了“党总支+边境安宁和谐”的工作模式,利用戈牛村哈尼族边民与缅甸边民民族同宗、文化同源、跨境而居的实际,经常性开展爱国主义、国防知识、国防意识教育,强化边境村民的爱国意识和国防意识;组织党员、民兵主动配合边防武警在边境一线设卡巡逻,使双方边民保持正常的交往和交流,共同维护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边防大队坚持把民警兼任村官作为助推新农村建设、帮建基层组织、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结合边疆基层党建活动,按照“一村一警”标准,选派23名政治立场坚定、群众基础好、业务素质精、文化程度高的边防民警兼任模范村党支部副书记、主任助理,主动帮助村“两委”班子开拓思路,引导学习,协助完善议事规则,规范党的七项生活制度,帮助村党支部完善《村规民约》,推行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制度,有效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自开展民警兼任村官以来,23名民警村官共帮助完善村民议事制度400余项,为村党支部提出发展建议500余条,提供致富信息4000余条,先后帮助25个较弱的村级党组织实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