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治理” 构建平安和谐西双版纳
作者 :刘周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4-11-10
今年以来,西双版纳州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全州边防巩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坚持系统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州委、州政府把创新社会治理作为构建平安和谐西双版纳的基础,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来高位推进,今年以来,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6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社会治理重大问题。制定出台综治维稳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完善社会治理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确保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人大、政协认真履行法律、民主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反映群众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把平安创建活动作为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不断拓展延伸进家庭、进村寨、进景区、进林区、进佛寺,着力打造景洪市勐养镇曼掌村、勐海县打洛镇勐景来村等一批平安特色品牌。
二是坚持依法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法制建设创建平安西双版纳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司法行政促进依法治州的意见》,健全科学的平安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深入推进基层法治创建活动,全州“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面达100%。强化执法监督,推进司法公开,审判机关、公诉机关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效率与质量,政法机关执法司法公信力得到提升,法律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加强。州委政法委抽调政法各部门业务骨干组成评查组,分2次随机抽评案件74件,对案件评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问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堵塞执法漏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纳入法制化轨道处理成效明显,省交办的37件涉及标的近千万元久拖不结的案件全部执结,一些积压多年的“打白条”、“执行难”、“难执行”案件得以解决。
三是坚持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社会面治安防控的社会化和信息化,在景洪城区完成250个治安监控点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把防控的触角向社区、单位内部延伸,向“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拓展。着力破解社会治安重点难点问题,深化边境地区枪、毒、赌、偷渡等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积极参与湄公河联合巡逻联合执法,维护湄公河流域的航运安全和治安稳定。坚持专项整治与整体防控相结合,依法惩治黑恶势力、涉枪涉爆涉恐、“两抢一盗”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坚持严打高压,除源截流,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加大对13个重点乡镇的涉毒整治工作,积极探索乡镇禁毒工作模式。认真组织对影响农垦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的排查化解工作,综合运用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依法推动问题解决。
四是坚持源头治理,深化社会矛盾化解。继续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预警和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纳入综治维稳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组织开展专项督查。今年以来,全州共开展风险评估5次,对17起可能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隐患进行了预警,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畅通规范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不断加大交办、督办力度,今年共对38件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进步督办,推动群众诉求的解决。健全州、县两级矛盾纠纷大调解联席会议,搭建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工作平台,进一步完善“四级联动”和“三调对接”大调解工作格局,形成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综合机制,及时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全州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4679件,调解成功4344件,调解成功率92.8%,全州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