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铸就“中缅边境第一寨”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3-07-26

  勐景来村,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江畔,南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隔江相望,该村占地面积1.41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25℃,属亚热带气候,全村共有106户494人,打洛界河绕村而过,中缅229号界桩就位于村东南面,勐景来村是打洛最古老、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傣族村寨。现缅甸毗邻我方的十三个沿边村寨历史上就是由勐景来村村民搬迁后逐步形成的,每到傣族节日,迁居境外的村民都会回来朝圣拜佛,认祖归宗。因此,历史以来,勐景来村也是一个边境斗争形势复杂、民族风情浓郁的傣族村寨。

  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以来,西双版纳州公安边防支队党委在勐景来村率先成立了“爱民固边示范村”,积极施行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新举措,开办16期文化补习班,援建1个藏书3000余册的图书室,受教育群众达1100余人次,98%的村民学会了汉语交流;引进1个旅游公司发展村寨旅游业,解决了1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举办橡胶、香蕉、工艺品等技能培训17期,83人成为各种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村寨年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2800余元增至目前的4500余元;举办法律、卫生、禁毒防艾等知识讲座32期,受教育群众达1700人次。如今的勐景来村从以前的治安整治重点变成了现在远近闻名的“无毒村”、“安全文明村”,成为西双版纳州新农村建设的模范村,被誉为“中缅边境第一寨”,并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一、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率先提出爱民固边示范村建设。爱民促进固边,固边为了边民,固边依靠边民,让边民共享固边的成果。如何在边境复杂地区开展爱民固边工作,西双版纳州公安边防支队党委反复研究,一致认为,关键是要发挥典型榜样的作用,让全区部队在开展爱民固边工作中学有榜样,做有目标,赶有方向,为此,三次召开党委会统一思想,成立了爱民固边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进行了明确分工。在初步确定把勐景来创建为爱民固边示范村后,支队党委常委先后三次到打洛边防派出所和勐景来村调查了解情况,对勐景来村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和人员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明确了建设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及时出台了示范村建设方案,并和地方党委、政府和村委会共同研讨方案,取得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支队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多次率支队司、政、后各部门人员到勐景来村蹲点指导,亲历亲为,为示范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6月,支队召开爱民固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认真总结了在建设勐景来示范村中所取得的初步经验和做法,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完善勐景来爱民固边示范村增加了新的动力。2006年2月,勐景来“爱民固边示范村”更名为“爱民固边模范村”,2007年3月,勐景来村率先进入公安边防部队创建爱民固边模范村信息系统。

  二、充分发挥政治爱民优势,积极推进边境村寨固边组织建设。边境地区村寨建设成效如何,首先取决于基层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过去传统的傣族长老式的管理已经不适应现实的发展,并因此引发出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为此,支队工作组和打洛边防派出所主动靠前,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帮扶者,打洛派出所官兵把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村民法治观念作为重点,本着“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政治要求,大力宣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协助地方党委政府组织村民大会选举产生村寨领导班子,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真正实现民主自治。但由于长期习惯势力的影响和制约,村级领导班子发挥作用不明显,离“管理民主”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为此,打洛边防派出所成立以勐景来村6名党员、景区公司3名党员、打洛所2名党员组成的爱民固边模范村临时党支部,警务区民警担任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副主任,积极抓好班子团结和规范党务工作,改变了以往村寨班子建设滞后、制度不全、软弱无力的状况。

  三、充分发挥科技爱民作用,促进村民经济发展步伐。“以发展促爱民,以爱民促和谐,以和谐促固边”。该支队充分认识到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也是爱民固边战略的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为带动勐景来村的经济发展,支队在帮助群众致富上做文章,组织打洛镇农科站、林业站等相关部门成立“致富信息服务中心”,定期向群众公布各类就业信息和致富方法,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寨进行现场指导,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种植橡胶、香蕉、西瓜、水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好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把爱民固边战略做深做实,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支队党委经过多次调研认为,勐景来村背靠打洛口岸,昆洛公路从村边通过,村东隔江有山,山水相连,凤尾竹环抱整个村落,恬静的自然景色和浓郁的傣族风情得天独厚。为了充分利用村寨的自然资源,提高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经支队多方联系,牵线搭桥,2005年初,西双版纳金孔雀旅游集团在勐景来成立了分公司,开发村寨旅游资源,促进村民就业,实现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公司成立以来,陆续招聘了134名勐景来村民为景区员工,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他们不出家门就可以工作,另一方面解决了公司招聘员工的住宿,培训等难题,仅此就为公司每年节约经费30万元,实现了“双赢”,村民的收入从2005年人均2800元增加到现在的4500余元。

  四、充分发挥部队文化爱民优势,积极促进文明乡风建设。先进的生产力需要先进的文化作保障。只有改变了村民的传统思维模式,使他们在精神上有更高的追求,才能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支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狠抓村民文化学习,倡导新风尚,促进和谐发展。一是建立惠民利民图书室。2007年6月份,结合西双版纳州“百家援建百村图书室”活动,购置了3000余元的新农村建设图书300册,从支队图书室捐赠2000余册科技、法律、文学等书刊,打洛边防派出所官兵自购图书300余册,建立了一个图书阅览室,还根据实际添置了一些傣文版法律、农业科技等书刊,受到了傣家人的特殊青睐。二是开展联合助学行动。在打洛边防派出所的协调下,景区公司与村里达成协议,由景区公司资助该村10名贫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全部学费,毕业后的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来旅游公司上班,公司将优先录用。创建以来,勐景来村在各类学校读书的学生多达44人。三是开办文化夜校。每周利用1至2个晚上组织村民、公司职员进行集中学习教育,由打洛所官兵和打洛镇中学教师、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科技人员等担任教员,主要学习文化、法律、科技、卫生、环保、旅游、安全等知识,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将“八荣八耻”列入村规民约,配合党委政府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与社会性别平等主题教育,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和谐村寨建设等活动,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新型农民骨干队伍。33名傣家姑娘小伙还应聘为村寨景区导游。四是解决村民看电视难问题。2007年4月,当打洛边防派出所得知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时,多次与云南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勐海支公司协商,铺设了4.5公里的光缆,减免费用5万多元,为100户村民安装了数字电视,并在打洛边境首家投入使用。村民玉坎看上清晰的数字电视时激动地说“真想不到,我家还是全打洛第一个看上数字电视的”。五是发挥青年志愿者作用。勐景来爱民固边模范村临时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发动打洛所、勐景来村民、景区公司的青年志愿申请加入村寨服务队,目前已有20名青年骨干经共青团西双版纳州委批准加入“青年志愿者”行列。这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后,为村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帮助村民推销人工造纸、酿酒和工艺品,发展傣族民间传统工艺,督促检查环境卫生,保护优美的自然生态,帮助景区公司开发旅游资源,拓宽旅游渠道。六是开展警民联欢,促进警地和谐。支队坚持用高尚的精神鼓舞人,经常和村民开展联欢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利用傣、汉两民族的节日开展活动,今年春节,支队充分利用总队文艺小分队到版纳慰问的时机,策划了总队、支队和勐景来村联欢活动,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傣历1369年新年节,边防支队机关干部、勐海大队和打洛所官兵来到勐景来村,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和村民群众促膝交谈,拉家常,共度佳节,泼水联欢,促进了警民关系,自创建模范村以来,共开展各类联欢活动38场次。七是打造“导游式”警务区民警。打洛边防派出所将当地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性、语言文字和民族风情等知识融入到官兵的日常学习中,要求警务区民警每天学习一句民族语言、学写一个傣语文字,并将学习情况记录在警务区民警工作日志中,大力推行“导游式”警务区民警,要求民警能像导游一样,熟悉村中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性,准确掌握村民的动态信息,现在打洛所的秦晓林同志已经达到了“导游式”警务区民警要求,他在开展警务区工作的同时,一有空闲就义务为中外游客提供服务,受到了群众和游客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誉。

  五、充分发挥法律爱民优势,积极开展法律爱民活动。依法管边是和谐固边的特征,依法必须使村民懂法。在勐景来爱民固边模范村建设中,支队把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推行依法治村。为此,支队采取傣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使人人知法、懂法、守法。一是组织官兵深入村寨开展普法教育,利用村民空闲时间集中组织学习刑法、出入境管理法规、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二是发放图文并茂的法律宣传单,浅显易懂,便于村民了解和掌握;三是办好法律宣传栏。在村中主要通道和村民集中的地方设置宣传栏,重点是举案说法,把在村寨中容易出现的涉法问题进行剖析和宣讲,引导群众认识什么是守法,什么是违法,真正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通过宣传教育,使村民群众依法办事能力明显增强,有效地减少和杜绝了各类案件的发生。几年来,勐景来村群众举报共查获毒品案件3起。

  六、加强机制爱民制度建设,促进持久平安和谐。如何使爱民固边战略得到全面、科学、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就必须健全、完善和创新可持续发展机制。支队充分发挥警务室作用,不断拓宽警务室内涵,使打洛所勐景来警务室成为派出所工作的“五室”,即干警驻村工作室、法制宣传室、治安信息室、民事纠纷调解室和为民服务室。2006年6月,打洛边防派出所、勐景来村、旅游公司三方联合成立了爱民固边联合办公室,打洛边防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成立了治安巡逻小组、医疗卫生小组、农业技术指导小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小组、创建平安村寨小组、旅游开发小组等机构,制定并完善了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帮助协调解决村寨、景区公司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疑问和纠纷,临时党支部每月定时召开支部会议解决突出的矛盾问题,给勐景来村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针对勐景来特殊的地理位置,为维护边境稳定,保障村民和游客的安全,促进旅游业发展,打洛边防派出所调整内部警力,深挖社会资源,构建防控网络。派出所通过主动上门为群众服务、开展法制教育宣传等方式,争取群众支持,充分发挥治安信息员、边境联防队员等群防组织的作用,依托警务室、执勤点,坚持边境治安巡逻、定期反馈、轮流值班等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边境动态。去年初至今,打洛所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加强治安防范,真正形成全民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防控新体系。2006年以来,勐景来村实现了“无案件、无上访、无治安灾害事故”的“三无”目标,如今的勐景来爱民固边模范村村民爱学习、爱劳动、讲文明、讲卫生、求发展的行为蔚然成风,邻里关系和谐,村民尊老爱幼,调处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一心一意谋发展、又好又快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