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全轮驱动”保傣乡平安
作者 :鲁德彬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6-04-21
全面部署平安创建
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先后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平安法治西双版纳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在2月28日召开的州委政法工作会议上,州委书记陈玉侯出席会议,安排部署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并与各县市区和州综治委成员单位主要领导签订综治维稳暨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县、乡、村层层签订,分解落实组织领导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综治工作机制。
在西双版纳州委全会和州人代会上,州委书记、州长都要对综治及平安建设作出部署要求,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对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州人大、州政协加强对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的督促指导,积极为平安西双版纳建设的深入开展出力献策。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把州级人均2元、县级人均3元的综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并建立逐步增长长效机制,为综治及平安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边境防线坚实巩固
西双版纳州立足边境实际,敏锐把握境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扎实开展反恐人民战争,探索构建组织、预警、防范、处置、宣传“五位一体”的反恐工作机制,与老缅泰等邻国举行反恐会谈会晤,全州统一协调、共同谋划、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落实责任的反恐联动实战化协作机制更加完善,确保了州内无严重影响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的重大案(事)件发生。
2015年,西双版纳州以深入实施“爱民固边”和“平安边境”创建为抓手,开展边境网格化防控体系建设,整合军警民力量,开展边境治安集中整治。大力推进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常态化,“共建友好站(队)、共创平安边境”等与周边国家地区警务合作机制更加完善。建立完善党政军领导走边关制度、军警民联防机制、边境管理协作机制等,边境管控网络进一步织密,边境安全防线更加坚实稳固。
深化创建活动开展
紧紧围绕深化平安西双版纳建设总体部署要求,着力从广度和深度上深化平安建设。在组织推动上,坚持州委、州政府主导,县(市、区)党委、政府主抓,以争创全省先进平安县(市、区)活动为载体的基层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勐海县3次、景洪市和勐腊县各2次荣获云南省“先进平安县(市、区)”荣誉称号。
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全面整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各种社会矛盾和治安问题,“四级联创、三级评审、分级命名”的纵向平安创建模式和平安进家庭、进村寨、进社区、进单位、进企业、进工地、进景区、进林区、进寺院等“多进多创”的横向平安创建格局不断得到巩固。
坚持条块结合、行业为主的创建模式,因地制宜深入开展“全省先进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街道、农场)、平安社区(村、生产队)等多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不断加大“平安小区”、“平安社区”、“平安旅游”、“平安边境”等19个行业系统平安创建推进力度,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创建责任,制定出台创建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行业系统平安创建工作稳定推进。
在宣传工作中,制定下发《关于开展2015年平安西双版纳暨依法治州宣传活动的通知》,把宣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做到报刊有文字、电视有画面、广播有声音、网络有专题、手机有信息。依托傣族泼水节、哈尼嘎汤帕节等民族节庆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平安宣传活动。广泛发动和组织平安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学法活动。总结推广景洪市勐养镇曼掌村、江边村和勐海县打洛镇曼等村、勐腊县勐腊镇曼龙勒村等平安建设经验和典型,坚持用典型说话,用实例和数据说话。通过开展常态化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知晓率、参与率,为平安西双版纳建设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推进民生保障效能
西双版纳州以推广“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为此,西双版纳州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情况汇报,制定出台《在全州社区(村、生产队)推广运用“6995”信息服务平台的方案》,全面开展“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全州登记参与“6995”群众23.9万人,建群组13716个,累计拨打“6995”报警信息7501条(次),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孤立无援、治安联防薄弱、生产生活以及救灾救援困难等问题,最短时间内实现互助救援,最大限度挽回和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把加强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作为进一步拓宽服务群众的渠道。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州、县、乡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建立为民服务站,在村小组设立代办服务点,逐步搭建起集服务机制、社会治理、人民调解、公共安全、维护稳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推动信访、民政、卫生、公安、司法、消防等部门的资源力量向网格内进行延伸,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保障民生的效能。
以完善制度机制建设推动为民服务责任落实。立足“职能工作有人对接、服务事项有人落实、接报情况有人负责“的要求,在完善协调联动、走访巡查、民情恳谈、首问责任、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制度机制上下功夫,推动网格员切实履行信息采集、走访巡查、协助矛盾化解、联系群众等职责,努力解决低保、医保、廉租房等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有保障,增强安全感和幸福感。
完善纠纷调解机制
健全州、县两级矛盾纠纷大调解联席会议,搭建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工作平台,进一步完善“四级联动”和“三调对接”大调解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案定补”、“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初始状态。加强医患纠纷、劳动人事争议、征地拆迁、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性调解组织建设,推动矛盾纠纷的化解和问题的解决。
贯彻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纪要月报制度,对各县市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月报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畅通规范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不断加大交办、督办力度,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进行督办,推动群众诉求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破解导入难、纠错难、终结难,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在法治轨道上有效解决。
巩固平安创建成果
坚持传统做法与科技手段、专项整治与基层工作、严厉打击与严密防范、网上治理与网下管理相结合,加快构建全面设防、高度协同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以织密治安防控网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覆盖面。将州、县(市)警力下沉充实到城区派出所加强巡逻防控工作,提高城区一线警力深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建设社区(驻)村警务室,实现警务室全覆盖。在全州建成了3639个规划合理、标准统一、资源共享的高清视频探头,实现对全州主要公共区域、场所、街道、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及周边区域、治安复杂区域等部位和交通要道的全覆盖。加强网上阵地建设,落实网上重点人实时动态管控措施,建立以全州重点单位信息系统管理人员为主的网络安全员队伍。
以建立防控机制为依托,健全社会治安防控协调指导体系。健全实战指挥机制,建立以情报信息为引领、领导带班指挥、配备精干警力接处警的扁平化指挥体系,真正达到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扁平化高效指挥。健全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机制,综治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对社会治安综合研判、动态监测,并提出督办意见。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完善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联席会议制度、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协调会议和月报制度等,进一步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增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合力。
以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抓手,切实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始终坚持依法严厉打击整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在及时侦破影响大、后果严重的大案要案的同时,积极妥善处理好涉及民生的小事小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专项打击,组织开展打黑除恶、涉枪涉爆涉恐、“两抢一盗”等专项行动,有效遏制刑事犯罪高发态势。加强集中整治,围绕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治安混乱区域,认真对“黄赌毒”等问题开展集中排查整治。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坚持开辟境内、境外两个战场,主动进攻、重拳出击,将专业力量、社会力量、国际力量有机整合,合力打击毒品犯罪,有效遏制毒品危害。
制度机制不断强化
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各级政府职能作用不断强化,社会治理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州综治部门紧紧围绕《西双版纳州2015年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要点》,认真落实综治及平安建设领导、部门责任制、综治委例会等各项制度,述职、工作报告及挂钩联系基层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参谋助手作用不断强化。西双版纳州综治委9个专项组平台作用得到发挥,建立健全例会制度、情况通报制度、联合督查督办制度及联络员制度。各县(市、区)着力在综治组织建设上下功夫,专项组和内设机构进一步健全,各乡镇(街道、农场)专抓政法综治维稳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配齐配强,综治办专干配备到位。
专项督察确保实效
始终坚持将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完成率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严格考核,制定下发《西双版纳州2015年度县市区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细则》和《西双版纳州2015年度州综治委成员单位及州级单位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细则》,年终组织考核并兑现奖惩。
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工作成效明显。认真做好年度各项重点任务、领导批示事项的督办落实,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政法综治维稳重要会议精神及网格化服务管理、综治信息化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等重点工作,成立了综治维稳工作专项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和州综治委、州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督查,确保各项综治维稳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各级综治部门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和跟踪督查,积极督促整改,收到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