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解民忧 巡回调解护“薪”暖人心
来源 :勐海县人民法院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10-16
翻山越岭解民忧
巡回调解护薪暖人心
“法官,你们真的辛苦了,从早晨出发到下午结束,连午饭都没吃,效率太高了,谢谢你们!” 拿到民事调解书的务工者紧握法官的手,言语间满是感激。近日,勐遮人民法庭将巡回审判庭“搬”进山里,通过现场调解,化解了9件劳务纠纷,维护了务工者的合法权益,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
务工者讨薪遇困 法庭接案寻突破
时间回溯至2024年11月,被告周某承包了某茶厂小沟修建工程,雇用多名务工者参与施工,双方约定日薪200元。工程顺利完工后,周某却迟迟未向其中9名务工者支付工钱。眼看辛苦钱没了着落,务工者们多次联系周某,可周某作为外地人,常年在各地承包工程,不仅人找不到,电话也无法接通。无奈之下9名务工者一纸诉状将周某诉至勐遮人民法庭,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梳理案情,意识到务工者们当下最迫切的需求是尽快拿到工资,但被告周某 “失联” 的状态,成为案件推进的最大阻碍。为了打破僵局,法官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终于联系上周某,得知他正在西定乡某村寨承建农村建房,无法亲自到人民法庭参与调解,为了更高效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决定前往西定乡,进行巡回开庭。
山路崎岖 挡不住司法为民的脚步

清晨的西定乡,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云海茫茫萦绕山间,可这样的美景背后,却是崎岖难行的山路。为了能按时抵达调解地点,承办法官带领团队早早出发,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行驶。道路陡峭狭窄,一侧是陡峭的山体,一侧是深邃的山谷,每一次转弯都需要格外谨慎。尤其遇到对向来车时,双方不得不小心翼翼倒车或停靠在山边,为对方让出通行空间,崎岖的路况为这次调解之行添上几分 “曲折”。
尽管路途艰难,但大家心中都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现场,帮助务工者们解决问题”。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车程,巡回审判团队抵达周某所在的临时工地。来不及休息,法官便立刻投入工作,开始认真梳理案件细节,逐一听取务工者和周某的陈述,详细了解双方的诉求与困难。
情理法融合 9起纠纷一次化解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同时兼顾情理,从多角度耐心疏导。一方面,法官向周某详细释明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出拖欠劳务费不仅损害务工者的合法权益,还需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另一方面,法官也向务工者们客观说明周某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周某逐渐放下抵触情绪,主动承认自己逃避问题的错误:“法官,我不应该避而不见,以逃避的心态面对这些问题,我愿意支付工资,谢谢你们。”

最终,各方达成调解协议。至此,9件劳务纠纷得以圆满化解,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务工者们的 “薪” 愁终于得到解决。
山高路远,道阻且长,可“行则将至,必有曙光”,纵然山路崎岖、纵然翻山越岭,也阻挡不了法院人“高效护薪”的脚步,以及深化司法服务、守护群众权益的决心。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