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法律援助中心:以法治温情融化情感“坚冰”

来源 :勐海县司法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9-22


(图为:勐海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

我和女儿的隔阂消除了,她每个月都给我生活费,我身体慢慢康复,真的谢谢你们啦。近日,受援人张先生(化名)通过电话向勐海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诉说感激之情。

今年初,张先生到勐海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称,其身患多种疾病,唯一的女儿却未尽赡养义务,甚至独占全部售房款。

经了解,张先生与女儿此前共同拥有一处房产,产权份额分别为15%85%2015年,父女二人将房屋售出,获房款53万元。当时因病住院的张先生,委托女儿全权处理售房事宜,并将自己收到的49万元转交给其女儿,同时请买家将尾款4万元直接支付给女儿。不久后,张先生与女儿发生矛盾,其女儿在支付张先生住院期间近3万元的费用后,拒绝返还剩余房款,也未认真履行赡养责任。

经勐海县法律援助中心审查,确认张先生情况符合援助条件,随即指派了擅长家事纠纷的律师对该案提供法律援助。

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共有物分割纠纷,其背后是父女亲情和一位老人老有所养的期盼。简单的一判了之,可能会彻底斩断父女间最后的情分,无法真正解决老人的养老困境。接案后,承办律师认真分析证据,多次与张先生沟通交流,了解案情经过,找准矛盾关键。

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援助律师与承办法官多次庭外调解工作以及两次开庭审理,父女双方内心的隔阂逐渐消除,最终于今年7月达成和解:张先生自愿撤诉,其女儿每月支付600元赡养费。

法律不仅是裁决的标尺,更是修复裂痕的针线。当公平正义照进柴米油盐,法治温度便能温暖每个家庭。据勐海县司法局副局长王俊介绍,该县法律援助中心秉持服务群众、应援优援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实行当日受理,当日审查、当日指派,优先指派群众有意向的律师,其余案件采取律所负责制,有效激发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提升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效,勐海县法律援助中心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定期案件评查并督促整改,还组织开展法律援助业务培训,提升法律援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同时,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调解等工作机制,形成了覆盖全县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

此外,勐海县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援助方案。2025年以来,受理、指派、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40余件,解答群众来电、来访咨询1600余次、服务2100余人,代拟各类法律文书918份,努力实现困有所助、应援尽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