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边关总是情——西双版纳报社、州边防支队联合开展“走边关”采风活动
作者 :刘启虹 李玉洁 来源 :西双版纳新闻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6-03-29
警媒联袂写边关
采访组深入到岔河边境检查站、勐满派出所、勐润边境检查站、勐润派出所,与边防宣传骨干们一道座谈交流新闻采访和写作体会。来自边防基层的宣传骨干介绍了所在站所的基本情况,就宣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与报社编辑、记者进行互动交流,并共同走进基层站所,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警营文化。炎炎烈日下,采编人员走边关、看哨所,深入基层体验边防官兵的工作生活,采访一线鲜活素材,听取广大官兵就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为配合此次活动,州边防支队专门抽调支队、大队机关、基层站所宣传骨干一同随行,采访、挖掘、创作警营素材的诗歌、散文、通讯题材稿件60余篇。“轰轰烈烈,无怨无悔,从军报国多豪情/忆往昔,看光辉历程,风雨前行/往事历历在目,未来则任重而道远。”官兵们创作的作品字里行间,既颂扬了边防卫士的奉献精神,又展示了他们“龙城飞将犹在,汗青更著华篇”的昂扬斗志。如果说“橄榄枝,一派昂扬景象”呈现的是一幅清雅别致的警营精神,那么“千里柔肠欲寸断,朝朝暮暮望归程”则展现了边防官兵轻柔婉约的一面。
爱民固边共筑边关情
“走边关”采风团把镜头对准边关,尽收祖国边关的美险雄奇,用鲜活生动的文字图片,展示了戍边卫士的新姿态与风采。
在岔河边境检查站,执勤官兵对准备通关的车辆货物和行李进行着严格检查。检查室内,工作人员认真查验着通关人员的证件,维护着通道正常的出入境秩序。
由于岔河通道每日出入境人员、车辆较多,官兵的执勤任务重,全年基本没有双休日,虽然常年驻守在这里,但他们丝毫没有懈怠。由于境外医疗、交通等各类保障相对落后,岔河边境检查站时常遇到边民或务工人员请求紧急通关的情况。为方便驻地企业和中老两国边民,岔河检查站开启了“绿色通道”。2015年12月的一天,一位在老挝勐醒县务工的老挝边民下地干活时被马蜂蜇伤,工友带着他到站里来求助时人已昏迷。当时,通道车多,站里的干警即刻用警车开道,把他送到勐满镇卫生院,整个过程仅用了15分钟,使受伤边民顺利获救。去年以来,该站共为急需进入中国境内接受治疗的200余名境外受伤生病人员开通了“绿色通道”。为方便入境卖菜的老挝菜农,岔河边境检查站还推出了“便民早市”服务,每天提前半小时为菜农优先办理通关手续,让菜农的蔬菜能够新鲜上市。
该站检查员任明游说:“由于大多数老挝边民都听不懂中文,为能更好地服务他们,去年,我们全站所有官兵都自学老挝语,现在与老挝边民进行一些日常的交流已经完全没问题了。”任明游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出入境旅客,还开设了候车亭,并配备便民饮水机、便民雨伞等供大家使用。同时,还联合驻地医疗部门开展“国门送医”活动,为出入境旅客提供健康体检服务。
2015年10月,州政府投入10万元资金,为该站建盖了出入境查验功能区,为接受查验的车辆和货物遮风避雨。任明游说,以前没功能区,官兵们在烈日下做检查,真的很辛苦,特别是夏天,40多度的气温,身上还得穿着大约5公斤重的防弹服,白天正常站岗,一站就是8小时。很多时候可能刚休息没多久,就轮换到夜岗,接着又是两个小时的站岗,除了完成正常的工作外,还要进行日常军事训练。“但是只要边境稳定,我们吃多少苦都是值得的!”任明游语气坚定地说。
为进一步强化边境管控,2015年,该站与老挝公安检查站联合开展边境检查32次,共检查服务出入境旅客37万人次,查验车辆17万辆次。
2015年,该站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岗位练兵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