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当强基层带来群众安全满意 西双版纳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管边控边显成效

作者 :刘百军 石飞 刘周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6-12-07

  古树参天,掩映在林荫下的一口300多年古井诉说着村寨悠久的历史;没有围墙的院落、独具少数民族风情的傣家吊脚楼讲述着平安和谐。走进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掌自然村,你立马就能感受到洋溢在村民脸上的满足感。

  四年前,这个历史上为傣王“养大象的寨子”却是另外一幅图景:部分村民胡吃海喝、打架滋事成为家常便饭、大小案件频发……那么,是什么改变了这个“远近闻名的治安乱点村”呢?

老年协会助力村两委基层治理

  “曼掌村由乱到治其关键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老年维稳协会等基层组织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以平安和谐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反哺村寨平安稳定。”西双版纳州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维稳办主任寇文华向《法制日报》记者说。

  2007年,景洪市决定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成勐养镇社会治安专项整治组,对勐养镇的社会治安环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工作中发现这个看似“恶名在外”的村寨,保留着很多傣族优良的传统文化,比如村民非常注重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个发现,让工作组找到了一个基层治理的全新突破口。

  “用选举的方式,将曼掌有影响力的热心老年人组织起来,主动参与村两委村寨基层治理,成效十分明显。”景洪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黄晟说。

  20129月,由玉吨等65名老年人组成的曼掌村傣族老年维稳协会正式成立。在镇党委、派出所的指导下,维稳协会制定了章程,建议并协助村干部把综治维稳、村风民俗、卫生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曼掌也从过去的“全镇治安最乱的村寨”,变成了“和谐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村”和“文明示范村寨”。2014年,曼掌村被省文化厅确定为“文化农庄”示范点,成为傣族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自此,该村迈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村长岩伦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我们曼掌正是因为种下了‘平安建设’这棵凤凰树,才引来了‘文化农庄’这只金孔雀。

  “天很蓝啊,茶很香呦;

  竹楼里家家怡然自乐和气吉祥哎;

  阿哥的耐心劝阻,阿姐的语重心长,带来了家家户户和谐安康……”

  离开曼掌前,八位老人为《法制日报》记者唱起了他们的会歌《村寨的和谐大家来帮忙》,幸福感在歌声里荡漾开来。

改造城中村借力传统文化新技术

  “看看现在的曼斗,你想不到以前的模样:做生意的摊子摆到了路中央,垃圾到处扔。”居住在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曼各社区曼斗社区60多岁的老波涛(老大爹)这样描述他生活了半辈子的家园。

  改革开放后,西双版纳景洪城区不断扩大,曼斗等几个傣族村寨变成了社区,村民变成了居民,外地商人来到寨子开店,务工人员来租房,流动人口猛增,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治安问题日趋突出。

  20157月以来,在景洪市综治委的组织指导下,允景洪街道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网格化管理;设立警务室,驻室警察组织社区联防队开展治安巡逻;结合景洪市“天网”工程建设,在曼斗村主要路口、出租屋和宾馆旅社安装视频监控探头,加强治安防控;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墙体,合理设计做好群防群治、相关法律法规、村俗民风等宣传画上墙工作。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整齐划一的居民住房,绚烂多彩的文化墙……如今的曼斗,案少了、村美了、路通了、人笑了。

  “积极参与平安边境和谐示范村建设,认真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防范措施。”在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曼等村民小组家家户户大门口,挂着“公开承诺牌”。

  “干部是我们自己选出来的,当然要支持。”村民玉安说。

  2015年,曼等被勐海县委政府评为“文明村”,被打洛镇评为“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无毒村寨”。

应对突发案事件最快5分钟到达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其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毗邻泰国,山区、半山区占全州总面积的95.1%,世居着傣、汉、哈尼、布朗、基诺等13种民族。全州国境线长966.3公里,约占云南省边境线近四分之一,没有天然屏障,边境管控任务十分繁重;4个国家一类口岸,是我国从陆路通往中南半岛的门户要冲。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境外复杂的环境,西双版纳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货物走私、毒品过境、旅游购物等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3名不法分子潜入勐海县边境,企图外逃。接到警情,由公安民警、武警边防、解放军某边防连、村社联防队员等组成的巡逻队在1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开展地毯式搜索。不到10分钟,巡逻小分队员发现嫌疑人踪迹,边防民警随即赶到,将3人抓获。这是923日发生在西双版纳州边境线上的真实一幕。

  “这得益于西双版纳州近年来开展的‘五位一体’管边控边工作机制。”寇文华说。

  据介绍,近年来,西双版纳政法综治干部勇于担当,针对实际,积极探索形成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新格局,地方党委、政府居中领导、统揽负责,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各管边力量,解放军边防连负责边境一线防控,公安边防部门则承担整个边境地区的管控工作,各乡镇(农场)村委会、社区组织民兵和护村队员在边境一线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开展边境管控工作,形成了立体化防控格局。全州边境地区任意位置发生突发事件,管控力量最快5分钟就能到达,900多公里边境线上最偏远的地点也能在50分钟内到达。此项工作开展以来,西双版纳州偷越国(边)境、走私等比较突出的案件呈大幅下降趋势。

勇于担当堵毒源面临巨大压力

  乒乒乓乓密集的枪声,一辆轿车前,一位牺牲民警躺在血泊中,战斗还在继续……这不是电影《湄公河行动》中的镜头,这是西双版纳警方正在抓捕毒贩。

   11412时许,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公安局在侦破一起特大贩毒案时,32岁的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李敬忠在抓捕过程中不幸颈部中枪牺牲;115日晚,在缅甸警方协助下,境外追捕组陆续将潜逃出境的“11·04特大跨国武装贩毒”案3名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归案,先后缴获涉案枪支2支,子弹19发,毒品21公斤等。

  这仅是西双版纳禁毒工作的一个缩影。西双版纳作为金三角地区毒品进入我国内地的一条主要过境通道,面临巨大的破案压力。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多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禁毒方针,全力以赴开展堵源截流工作,禁毒工作局面日趋好转。

  “面对严峻形势,全州政法工作在云南省委政法委的重视关心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队伍建设,政法工作基层基础不断得到加强和改善。总体上看,全州边防稳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西双版纳州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阿吴说。

  记者了解到的最新统计是,2016年上半年西双版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全州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在全省16个州(市)排名第4位,较2015年年底有较大幅度上升。